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脱贫攻坚的西藏模式:决战深度贫困,我们在路上

时间:2018-05-26

“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西藏和四省藏区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尽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状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2016年以来,自治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瞄准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围绕深度贫困地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施策,久久为功,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西藏被国务院确定为脱贫攻坚成效“综合评价好”的8个省区之一。日前,国务院发出通报,2017年西藏再次被确定为“综合评价好”的省区。

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我区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有效做法和宝贵经验。

持续高位推动,完善顶层设计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重要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持续高位推进。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脱贫攻坚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和方案措施,建立完善我区“四梁八柱”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印发了《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规划》,指挥部印发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产业精准扶贫规划》《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全区脱贫攻坚配套政策文件达60多个。

坚持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援藏扶贫“五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推动各类涉农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聚集,2017年,统筹整合各项财政涉农资金110.35亿元。

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强基础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西藏各级政府抽调精兵强将拿出绣花的功夫,精准找出致贫原因,解决致贫的症结,把识别工作精准到户到人,把脱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对贫困人口识别退出不精准、措施落实不精准、户档资料不规范、干部能力素质待提高等问题,夯实脱贫攻坚的“四个基础”。

夯实精准识别的基础。在已识别深度贫困区域和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保障,建立责任到户、人对人长期负责的精准识别机制,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深度贫困人口的从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劳动能力、致贫原因等一项一项地再列出明细表,一户一户地完善建档立卡,做到退出和新录入动态调整更加精准。

夯实清理整改问题的基础。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在对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集中进行整改。

夯实制订可行可用可操作方案的基础。紧扣脱真贫、真脱贫,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难与易相结合,研究制订本地区、本行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绘制脱贫攻坚施工图,挂图作战。

夯实精准扶贫的干部基础。把夯实基层党组织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党建带扶贫,特别是对困难集中的地方,组建脱贫攻坚专班,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底数清、情况明、管理严、措施实,建立起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西藏,开始了扶贫开发的新一轮实践。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和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分析我区脱贫攻坚形势,精心编制规划,研究对策措施,提出处理好“十三对关系”的要求,号召全区各族人民齐动手,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统领下,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手段,一系列脱贫创新实践正在各地蓬勃开展。

来古村,一个位于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东南部来古冰川末端的小村庄,格桑罗布是该村观光马队的一员。他是村里的贫困户,经济来源少,每年除挖虫草的3000多元收入外,牵马成为他收入可观的固定工作。旅游旺季,每隔20天格桑罗布就会在村“两委”的组织下,牵着马去冰川入口处招揽游客,一年下来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2015年,格桑罗布家里花了13万元盖了6间新房。“当时政府补贴了5.8万元。”他说,“旅游形势这么好,今后来我们村的游客会越来越多,观光马队、客栈、酒吧、土特产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现在只需使劲攒钱就行了。”如今全村103户的113匹马,都参与到观光马队中来。以前拉货的马,如今成了村民致富的“宝马”。

  • 上一篇:西藏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逾三成
  • 下一篇:昌都市多举措破解节约集约用地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