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密肋模块化结构进行屋面安装(上海交大供图)。
上海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已登上雪域高原,在日喀则地区“开花结果”。31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消息称,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住建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日喀则地区实际情况,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胡昊、杨健领衔,徐峰、王斐亮、张家春为技术骨干的建筑工业化研究团队探索了一条科技援藏助力雪域高原建筑产业现代化之路。
西藏是中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在承接和融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过程中,西藏呈现崭新的形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使得西藏迎来了新一轮的工程建设热潮。
西藏日喀则市堆龙德庆区、曲水县、当雄县精准扶贫房实景(上海交大供图)。
不过,受西藏高海拔、高寒冷、高烈度地震及生态脆弱等“三高一脆”特点影响,恶劣自然环境对西藏工程建设的制约更为严重。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工程建设选址困难,工程规模无法扩展;多变的气候条件增加了工程建设难度,延长了建设周期;落后的交通状况增加了建设成本,延缓了建设步伐。而且由于水泥在低温情况下无法达到建筑所要求的强度,西藏每年只有4月至10月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以施工。
上海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工厂预制,标准构件,快速拼装,正是这种被形容为“乐高积木”模式的环保节能的装配式建筑,不仅可以解决高原藏区的建筑施工难题,也能进一步保护当地的脆弱生态环境,并具有良好的抗震设防效果。
杨健介绍说,高原装配式建筑新体系的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钢结构,只有起围护、分隔作用的墙体需要用到水泥,而水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排放量占到了建筑施工粉尘排放总量的35%左右,是造成建筑施工粉尘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所以,如何降低墙体施工的水泥用量,也就成为了高原装配式建筑新体系推广应用的“阿喀琉斯之踵”。
研究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将日喀则地区采石场的产品废料——小石块变成结构保温一体化预制墙板,解决了高原装配式建筑新体系与藏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为当地采石场的废料找到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并且为预制构件加工企业节约了成本。
高原装配式建筑还能最大限度消除人为因素的制约,大幅节省了时间,其施工周期只需要传统建筑现浇施工方式的1/3,很好地解决了藏区施工时间短的难题,更大幅降低了浪费现象的发生,能够实现每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减少5吨左右建筑垃圾的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还注重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藏区特色住宅风貌。上海对口援建的日喀则,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里是后藏曾经的政教中心和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当地的传统藏式民居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研究团队将藏区传统住宅元素融合在高原装配式建筑新体系中,研发的三大类别九种户型样板房,具有典型的藏区传统建筑文化风貌: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墙壁上厚下薄,门窗小;采用框架结构,结构稳固;室内空间较低,在3米以下;屋面为平顶。这种将创新建筑与西藏传统建筑风貌结合的做法也成为高原装配式建筑在当地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让研究团队高兴的,是通过团队的科技援藏,日喀则市住建局在西藏全区率先开展了高原装配式建筑的顶层设计,编制完成了西藏第一份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和技术体系,出台了西藏七地市第一份市政府层面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指导意见,同时还规划了西藏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并在日喀则市的桑区、亚东、仲巴等多个县区开展了高原装配式建筑建设试点。一年多来,日喀则市委、市政府根据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在自治区住建厅的指导下,在全市七个县区稳步开展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试点示范,累计试点建设超过10万平方米,为全区高原装配式建筑建设推广取得了弥足宝贵的经验,总体工作得到了西藏自治区政府及区住建厅的高度肯定。 (记者 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