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水青山入画来

时间:2018-06-04

这里有瀑溪纵横、云飞雾绕、古木参天、鸟语花香的优美画卷,更有冰川入山林、银蛇蜡像的奇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铸造了美丽与神奇,也展示了和谐与永恒。

这里就是藏东南峡谷最后的秘境——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的“T”形交汇处。

至今,这里绿水青山依旧,是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原生状态的一方净土。

站在慈巴桥中央远眺,绵延起伏的山上云南松暖性针叶林傲然挺立,两面山势陡峻,谷底水流湍急。

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察隅县林业局局长苟双权说:“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云南松高产林基地。这里温暖多雨的气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除了云南松,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还有山地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亚高山原始常绿针叶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物种。

西藏和平解放以前,察隅县慈巴沟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条件,形成了天然屏障,加之交通不便,人们只能在低海拔的慈巴桥附近活动,保护区的神秘面纱一直未曾揭开。就连最早来到察隅采集植物标本的西方著名植物采集家福雷斯特也只能“望区兴叹”。

198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总面积10.14万公顷的慈巴沟自然保护区晋级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7月,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苟双权介绍说,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区内丰富的山地生态系统、生物物种以及众多的遗传基因得以保存与发展,不仅为当地可持续发展保存了无比珍贵的生物资源,也对察隅整体生态环境实施了有效保护,将稳定维持印度洋暖湿气流对高原汽输送线的“畅通无阻”,进而使整个高原东南部与高原内陆的生态环境免受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保证整个高原东南部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苟双权介绍,保护区成立后,保护区管理局同察隅县林业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下设仲沙、亚宗、古玉、拉木弄巴、慈巴桥5个管理站。在管理难度较大的亚宗、古玉、仲沙、慈巴桥4个管理站下设5个保护点,每个站点均有管护人员巡护。

近几年,生态就业脱贫政策在西藏不断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通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聘请64名当地群众作为专职野生动植物保护员、林业管护员。截至目前,共为当地野保员发放补助资金19.8万元。

根据资料显示,受第三纪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影响,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成了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6167米,最低处仅1500米,两侧山脉主脊线大多在5000米左右,其间还有6000米以上的雪峰,垂直分异明显的山地地貌,造就了完整的从亚热带到寒带的垂直带谱。

遵循自治区党委、政府“宁肯发展慢一点,也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环保理念,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绿水青山依旧。保护区内现有森林面积55365公顷,森林覆盖率54.6%。且全部为原始森林,成过熟林比重大,森林植被类型多样,现有14类植被类型,17个植被亚型;30个群系和31个群落,分布有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包括从亚热带至寒温带出现的各种森林类型。

与此同时,被我国列为濒危物种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世代生息于此,是保护区内1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另外还有3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繁衍。

察隅县副县长谢守生介绍,为维护好保护区的自然生态,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分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截至目前,保护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现已全部完成包括确界立标、保护点、哨卡、巡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0.04万元,对下察隅镇自更、扎巴、共同3个行政村120余户房屋进行危旧房改造及购买家具,修建围墙、牲畜棚等;聘请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专家,投入补助资金100万元,对保护区的地质、生物、水文、森林资源等进行了2次科学考察,发现一蔷薇科花楸属新种,被SCI期刊正式接收发表,命名为慈巴沟花楸。

科考结果显示,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雪山、冰川、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都得到了有效保护,保护区内大部分区域保持原生状态。这里,天蓝地绿水清,一方净土纯洁依然。

  • 上一篇:重庆文化援藏重点转向人才支持
  • 下一篇:广东省精准实施医疗援藏“以院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