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新疆昌吉市今年种植10.5万亩梭梭治理北部荒漠

时间:2018-04-28

亚心网讯(通讯员梁宏涛 查艳荣)4月24日,来自三工镇新戽村和二工村的近千名农牧民来到这片被当地人称为“北沙窝”的昌吉市北部荒漠义务植树。

北部荒漠位于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的北大门。

在荒漠,“绿”与“黄”是一对矛盾,“绿”在一定范围内覆盖了“黄”,“黄”则无处不在地侵蚀着“绿”。在昌吉市北部荒漠,“绿”与“黄”的较量尤为明显。

“我们今年在这一带一次性要种植近10.5万亩的梭梭,整个植树要持续到本月底,直接参与植树的人能达到近20万人。”昌吉市林业局局长刘新江介绍说,为了改善北部荒漠生态环境,昌吉市出台了《昌吉市北沙窝国家沙漠公园总体规划》,计划在5年内将北部荒漠打造成一座集生态保护、植物景观、科普宣教、沙漠旅游为一体的国家沙漠公园。

出台政策保护北部荒漠

据了解,昌吉市北部荒漠区总面积为490多万亩,有梭梭林的有340多万亩,20世纪80年代以来,那里私垦荒地、滥挖药材、偷猎动物等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致使梭梭、红柳等沙生植被成片死亡,动物数量急剧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渐突出。

为此,昌吉市于2003年成立了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随即又出台《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为荒漠区的开发与保护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此后,昌吉市又在原有管理站基础上扩建了2个中心保护站,设置了300多个招引猫头鹰等沙鼠天敌的栖架和巢箱,并将当地牧民聘为护林员,初步建起了集监测、预防、除治、打击等功能于一体的荒漠管护体系。

4月的北部荒漠,热似酷暑,记者随车驶入北部荒漠,道路两旁望不到边千万株梭梭昂首挺立,带来满眼清凉。

“你现在看到这些梭梭全部是自然生长的,这些都是我们近几年退耕还林得到的可喜成果。”昌吉市林业局局长刘新江介绍说:“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梭梭特别适合在这里种植,耐旱易活,种植简单。形成了北部荒漠治理以保护荒漠灌木林,促进自然恢复为主,封、造结合,乔、灌搭配这样一个格局。”

用不服输的劲筑起绿色屏障

无路、无电、无水、无通讯、干旱少雨……北部荒漠仿佛与世隔绝,种活一棵树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治理北部荒漠很多人觉得是天方夜谭。

然而,昌吉人骨子里那种敢想敢干不服输的劲儿发挥了作用。不断加大非法开垦国有土地查处力度,依法清退非法开垦的国有土地,再逐年根据用水指标,从家庭农场退出一定比例耕地,逐步恢复北部荒漠区生态环境。“你看那一片,那是去年我们退耕还林后种植的梭梭,现在已经长到70多公分了。”昌吉市林业局局长刘新江指着离今年种植点不远处一片梭梭林告诉记者:“用不了几年,这里成片的梭梭就会在昌吉市的北大门构成一道绿色防线。”

梭梭真的这么好种?荒漠里种植梭梭成活率有多高呢?

昌吉市三工镇林业站站长吴建明看出了记者的疑虑,他向我们演示了梭梭的种植方法:在挖好的渠沟里铺好滴灌,一次栽两棵苗,根部埋5-7公分这树就种好了。这一过程前后不到20秒钟。“梭梭苗子越小,成活率越高。”吴建明拿着今年的梭梭苗子说:“像今年这样的苗子,成活率至少在90%。”

曾经的不毛之地长出了生命绿洲,林草丰茂,百鸟筑巢,生态改善了,小气候随之变好。“你看,这是我昨天下午用手机拍到了大雁北归的画面,成群成群的大雁,估计得有200多只,都在这里筑巢了。前几天我们还在这里碰见了一只狼。”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北部荒漠进行植树的刘新江拿出自己的手机,翻看自己拍的照片对记者说:“经过5年的精心治理,昌吉市北部荒漠区滥垦滥牧、滥捕滥采、鼠患猖獗等问题已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恢复良好,消匿多年的黄羊、狼、鹅喉羚等野生动物开始重新栖息于此。”

生态和致富相结合让荒漠变“金窝”

当然,光靠种梭梭只是昌吉市北部荒漠治理的手段之一。让荒漠变“金窝”也是荒漠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两天,来自甘肃的大芸种植户王尚多天天“追着”刘新江在昌吉市北部荒漠里转悠,他瞄上了一块近2000亩的梭梭林。

“大芸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王尚多告诉记者:“我看上的这片地原来是农场的棉花地,本身就有底肥,在加上这片子里的梭梭长势也比较好,我准备今年在这里种上2000亩的大芸样板田,然后再逐年增加种植规模。”

“在昌吉市荒漠地区引进大芸种植只是我们让荒漠变“金窝”的一个探索。在种植梭梭林构建第一道绿色防线的基础上,我们还将以甘莫公路为界,构建第二道防线。”刘新江说:“我们要在甘莫公路两边,种植以桑梓、黑果、花卉为主的经济林,将生态与致富相结合,既能帮助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又能增加北部荒漠的治理效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着昔日荒漠慢慢改变,刘新江仿佛已经提前感受到了荒漠变绿洲的那种兴奋和幸福。“如今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状况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刘新江说:“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这里一定会和我们规划的那样,成为一座集生态保护、植物景观、科普宣教、沙漠旅游为一体的国家沙漠公园。”

过去,人人都想逃离这片荒漠;如今,这里遍布绿色,充满希望。

  • 上一篇:兵团第十二师老年书画学会来二二二团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下基层”活动
  • 下一篇:新疆昌吉市卫计委举办“大美新疆·大爱故事”讲故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