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绿成金”

时间:2018-05-14

——昌吉州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4月春耕正忙时,玛纳斯县北五岔镇三岔口村绿源农业合作社6700亩棉花陆续开播,四台卫星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精准播种棉花的场面颇为“壮观”。这一画面第二天就上了《人民日报》,让全国都看到了昌吉回族自治州现代农业的精彩一幕。

农业兴则根底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奋进新时代,昌吉州提出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建设现代农业强州,以绿色、高端、创新发展为方向,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促进农业农村产业兴旺,让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画卷给昌吉州大地增添最生动的表情。

绿色发展,正成为昌吉州农业发展的新代言;智慧助力,正成为昌吉州农业发展的新引擎;转型升级,正成为昌吉州农业发展的新航标。

激活农业绿色基因

如果要给每个产业赋予一种色彩,那么毫无疑问,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昌吉州充分认识到激活农业绿色基因,对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新生活,新消费。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变。新常态意味着要更好地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可持续、更合理的发展路径——大力发展以绿色环境为前提、绿色生产为基础、绿色产品为标志、绿色生活为追求的绿色农业。

5月初,正值小麦田灌溉和除草的关键时节,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的种粮大户朱家来到农资公司询问有机肥和无残留除草剂的事项。今年朱家一共种植了3000多亩地的强筋小麦,由于面积大,品质好,粮食加工企业早早就和他签订了收购合同。朱家说:“今年我上的都是有机肥,打的农药对小麦没有农药残留,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要种出来让加工企业喜欢的绿色、有机、优质的小麦。”

享有“全国优质小麦之乡”美誉的奇台,依据有利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凭借多年种植经验,积极推行“全域绿色、部分有机”的新发展理念,实行全程绿色种植。同时,大力淘汰去除老、杂、弱筋品种,全力推行品质、产量等性能良好的强筋品种,达到春小麦生产“全域强筋,部分有机”。

新疆华麦新粮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新文介绍,该公司用“奇台面粉”这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后,迅速打开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多个省市市场,公司40多种纯天然有机地理标志面粉,采取线上线下销售,在今年天猫年货节上,仅4天时间,“奇台面粉”网上成交金额就达到23万元,订单数达到6583件。今年,公司给奇台面粉官方旗舰店设定的目标成交额是1000万元。

走进位于阜康市九运街镇六运中心村,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保鲜、科研开发、休闲观光及绿色有机食材宅配服务于一体的农字号企业——新疆德天利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绿色瓜果、有机蔬菜长势正旺。公司2015年建成3680亩绿色农业种植基地,其中包括全疆最大规模的集休闲观光、采摘旅游为一体的以蟠桃为主题的1200亩绿色生态公园——王母桃园。

走绿色有机品牌发展之路,让公司尝到了甜头。该公司推出的“德天利”牌葵花籽油获得第七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产品金奖。在全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期间,被指定为昌吉州赛区唯一指定蔬菜水果供应商。

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下,昌吉州的目标是打造更多像奇台面粉一样的绿色农产品品牌,走好绿色有机创新之路,为此,昌吉州出台了《自治州全力打造绿色有机产品基地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减肥、减药”措施,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争取各县市、农业园区达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标准,“三品一标”产品达到300个,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全州种植业“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种植业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占畜禽养殖场的比例达到4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中生产“三品一标”产品的比例达到40%以上,“三品一标”水产品养殖面积占水产品养殖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全州80%以上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养殖场实现产地准出和原产地追溯。

产品绿色了,还要保证土地绿色。对此,昌吉州今年出台了农田地膜污染治理方案,向“白色污染”宣战。主要通过建立地膜回收利用机制,建立健全地膜回收储运和综合利用体系,拟在年底完成农田地膜污染治理30%以上,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25%以上。同时持续加大力度推广生物降解地膜栽培技术,扶持生物降解地膜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年内在各县市开展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2万亩,推广使用更环保的生物降解地膜,更加有效地控制农业“白色污染源”,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打开智慧农业钥匙

卫星导航自动驾驶、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试想一下,如果未来新疆的农业发展全部用上现代化的东西,农民这个满身泥土的代名词,将会被“智慧”所代替。而昌吉州正在将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智慧农业”场景变为现实。

种地也能种出乐趣?不但有乐趣,一个人还能种上千亩,且轻松自在。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棉花地里,农户王明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只用一个手机APP,他自己就能完成1000亩棉花地的日常管理,“以前种个几十亩地都忙得不行,现在不一样了,液态肥料打到罐里,手机就可以操作,管1000亩地也轻松得很。”

千亩土地,只需一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浇水施肥。如何走高科技发展农业的道路?昌吉州的回答就是加大智慧农业的推广,在洗去农民身上泥土的同时,让农民搭上增收致富的科技快车。

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二工梁村番茄种植户李国富说,智能化让他种地种出了幸福感:“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现在咱们推广的农业智能化、现代化、机械化让咱们农民真的是受益了,去年我家种地挣了20多万元,靠的就是农业智能化技术。”

在新理念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高大上”科技手段正日益深入昌吉州的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昌吉州正在用“知慧农业”的钥匙启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按照“科技孵化、成果转化、示范推广、辐射带动”的定位,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在提升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红柳塘村智慧农业示范园的“高科技”颇让呼图壁县农民引以为豪:播种采取GPS导航技术进行机械作业,中耕、植保、采收都是智能记忆作业,通过低压小流量智能滴灌、智能肥力测配、病虫害综合防治、土壤墒情测报四个系统,对农业生产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按需供水、补肥、打药。示范园负责人王智很自豪地说:“看我们这,从播种、浇水、施肥、采收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做到像管理人一样。”

不仅仅是在呼图壁,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大型机械及GPS导航系统播种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使这个示范区不仅实现了精确精量播种,而且从田间管理到收获,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在奇台县老奇台镇,小麦加压滴管、精少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一喷三防、机械深耕、机械灭茬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让万亩示范田实现了高产高效。

在木垒县白杨河乡万亩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通过规模化示范种植,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如今,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智慧农业,在昌吉农业实际应用中大显神威,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节能、富有竞争力,并延伸到更多更宽广的发展领域。

2016年,新疆金农云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具体负责新疆现代农业云大数据中心建设管理运营,目前已有大数据超过1000万条。公司运营的昌吉州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整合各县市的产权信息资源,形成一个跨区域、跨部门的综合共享信息服务和流转业务管理平台。

2005年成立的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迅猛,公司创新应用配肥站和手机APP智能加肥罐等方式打破了传统生产销售服务模式,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绿色生产示范项目。目前,已在全疆建设配肥站300个,施肥面积达15万亩,亩均肥料节本80元、综合节本增效近300元。公司率先自主研发出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和具有土壤修复、盐碱改良功能的液态肥,适宜新疆乃至中亚地区推广使用,也入选了中国制造2025绿色生产示范项目。

今年昌吉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目前,昌吉州依托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吸纳10个研究所、25个科研团队和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入驻,为智慧农业提供了科技支撑。到去年底,昌吉州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94.6%,高效节水面积达到61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81%。到2020年,昌吉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到65%以上,农牧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将达到95%。

定位转型升级坐标

这两天,在玛纳斯县园艺场葡萄种植户张玉红的地里,二十亩十多年树龄的酿酒葡萄树被连根拔起,这意味着今后三年张玉红要减少葡萄收入超15万元,同时,再种葡萄还要重新再投入。对于张玉红的这一近乎“疯狂”的举动,一些村民为她惋惜。但是,张玉红却不这样认为:“这个地种葡萄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品种老化了,更换新品种,才能跟上市场需求。”

在张玉红身上,笔者不止看到了一位农民的新理念新意识,更看到了昌吉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信心。

新常态下,“转”是核心要义。现在,昌吉州各级农业部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单纯追求产量的倾向,紧紧围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农业农村工作思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新阶段凸显新机遇。在日前昌吉州出台的《昌吉州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列出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坚持一产上水平,突出培育发展七大产业。这是昌吉州定位转型升级给出的新坐标。

按照最新的思路,昌吉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昌吉农业园区为示范引领,以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为科研支撑,依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做优做强农业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高附加值,让农牧民更多地分享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增值收益。

突出培育发展的七大产业分别是现代种业、肉牛肉羊产业、奶产业、棉花产业、粮油产业、林果产业、特色产业。昌吉州针对每项产业的发展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相应的举措和目标。其中,现代种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规划建设150万亩种业基地,现代种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带动就业8万人,打造立足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和南亚的制种中心、种子集散中心、种业研发中心;特色产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州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实现产值50亿元。

今年,昌吉州还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下足了功夫,力推“十大举措”助添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动能。在“十大举措”中,有三项新举措值得特别关注,那就是成立三大联盟,培育一种多方合作抱团发展的新型主体,强而有力地立足于市场竞争之中,有效抵御市场风险。这三大联盟分别是:成立小麦产业联盟,将全州面粉加工企业、合作社和种粮农民各方利益联结起来,形成优质优价的产销体,深入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棉花产业联盟,以“纺织企业+棉花监管+轧花厂+合作社”的模式,规范棉花种植、加工、纺织等各环节行为,形成棉花产业链中各成员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盟机制,从而实现提高棉花品质和增加棉花效益、促进棉花产业优化升级;成立名优特外销联盟,组织3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联盟活动,整合销售渠道,跨界协作、资源共享,实现联盟企业产品统一拉运、降低费用,打响昌吉品牌,促进昌吉州农特产品走出新疆。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化的经营主体、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对此,昌吉州将重点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百家农业龙头企业、千家合作社提升行动,支持185家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新培育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以上,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5%以上;集中扶持一批运行规范、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新打造州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0家以上。

鼓点激越,风头正劲。乘着贯彻新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东风,一个个承载着希望与幸福的“绿色梦想”,如彩练般在昌吉山水间延伸,“点绿成金”将成为昌吉州农业最生动的画面。

(田栋、冯燕)

  • 上一篇:新疆若羌县:兵地开通医保结算服务促进深度融合发展
  • 下一篇:新疆乌苏市八十四户乡1500亩莴笋大量上市 迎来销售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