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贫困村中青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致使一部分农户无时间种地或不愿意种地,土地需要流出;一边是富裕村为获取规模效益,需要流
入土地。经济发展落差大的两个村如何实现资源互补、高质量发展?博乐市跨村流转土地无疑是实现互利共赢的最优选择,也是强村带弱村、结对共发展的扶贫可行路径。
□通讯员/董晔波
打破地域界限
博乐市青得里镇塔布勒村有80户村民,其中29户为贫困户,全村人均耕地仅3亩,而且耕地基础设施差、耕作分散,种植效益低下,村民收入普遍较低,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扶贫开发重点村之一。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为全国文明村,近年来,该村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农机服务、特种养殖、大棚蔬菜种植,现代农业风生水起,农民人均收入多年位居全州第一,各项事业发展良好,该村的拓垦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周边3个村土地1.6万亩建设棉花和设施农业基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0%以上。
塔布勒村底子薄弱,短期内发展产业非常难。经过深入考察调研,博乐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认为只有借助外力,方可走出一条“强带弱、富带穷”的强村富民新路。
今年3月,在工作队的努力下,一场塔布勒村最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启动。对于土地流转,村里当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外出打工的村民比较支持,因为土地连片发包可以抬升价格,从而提高租金收入;二是留在村中依然农作的人,担心土地流转出去会影响其生计。此外,外来的合作社一般要求承包期在10年以上,虽然合同里明确承包价将按一定周期递增,但村民还是担心,如果签约时间太长,土地升值又快,与合同价差距大,自身是否会吃亏?
究竟土地连片对外发包的利弊如何?针对这些疑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跟村民算清楚账,让村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舍才有得,现在土地是要租给别人10多年,但最后还是归村民所有。
为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工作队与村“两委”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工作队利用入户走访反复向村民讲解政策,及时为群众提供有关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为规范流转手续及合同的签证登记等工作,工作队队员入户登记、按手印,村委会与合作社签订“整地块流转”土地协议。
“土地流转作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延伸,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改变过去分散种植、作物品种不统一、田间管理水平差异大等状况,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机械化耕作。这不但可以大幅降低农资采购等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有了连片的土地,合作社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种植收益高的农作物。”6月5日,驻塔布勒村“访
惠聚”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刘亚东说。
耕地从散乱到连片
宽敞的机耕路向前一路延伸,渠水在欢畅奔流,在一大片玉米地里,大型农机正在忙碌地作业,好一派“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壮美景象。而就在两个月前,这片1500亩地分散在37户农户手中,基础设施差、农户耕作分散、田梗纵横,种植效益低下。
针对少数村民不愿流转土地,工作队征求过村民意见,反复做思想工作,对不愿意参加的可以调换承包地。工作队协调合作社承诺,每年3月1日向农户的惠农“一卡通”上预支下一年的流转费。各项惠农补贴,仍然归农民所有。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将分散在37户农民(其中25户为贫困户)手中的1500亩土地成功集约起来。
按照“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土地整治要求,合作社通过土地平整、归并零星地块、去除田梗,提高了土地平整度,配套完善田间道路和水利设施,整理后“小田变大田”,田水路林综合配套,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合作社发挥配套各种农业机械120多台(套)的优势,对流转的土地进行深翻、播种、施药、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以往收割费每亩就要七八十元,现在使用大型农机,每亩只要40元,一亩省了30元以上,加上采用大型播种机,两项加起来每亩节省成本70元。”拓垦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迎春说。
贫困户拿“双薪”
土地流转后,根据流转协议,贫困户可获得两笔收益:一是保底收益。与拓垦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整地块流转”土地协议,以每亩承包费500元流转土地1530亩,比该镇土地流转亩承包费平均价高出了80元。按每户12亩地计算,贫困户每户平均每年有6000元土地流转收益;二是打工收入。在满足贫困户的土地流转保底收益后,工作队在前期的贫困户摸排过程中,发现12户贫困户因特殊情况无法外出打工,但是可以从事体力劳动,就成立了劳务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统一管理种植项目,农忙期间每人每天收入150元左右,确保农民土地流转不失权、保底分红不失利、劳务合作不失业。
孙迎春介绍,合作社已帮助包括流转土地的12户贫困户在内的50多人就业,高峰期每天可提供100多个工作机会。
“土地转让给了合作社的农户按照‘租金+打工’的形式收取报酬,农户不用操心,土地有了固定的收入,不用舍家撇业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可观的收入。”刘亚东说。
“以前外出打工,不管挣多挣少心里总惦记家里的老小,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村民阿布都卡地尔·许库尔说,玉米基地建成后,他在基地务工,5月份以来仅10多天时间就挣了1500多元。
“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后,可以更大限度地解除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加速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获得更多的家庭收益。”刘亚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