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妮在展示柯坪木勺。
□文/图本报阿克苏记者站刘丽
如今,不少年轻人爱刷抖音,一个个别出心裁的“网红”格外引人关注。近日,柯坪县文化馆馆长殷雪妮通过抖音、微信等,宣传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杏木勺。
7月底,记者来到柯坪县文化馆,见到了这位皮肤白皙、笑容甜美的“网红”。殷雪妮说,2017年柯坪县文化馆获批支持少数民族手工技艺产业化发展项目资金100万元,如何让这100万元发挥最大价值,她和同事花了不少心思。
柯坪手工杏木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属纯手工无污染制品。制作杏木勺对原材料非常讲究,需选取20年以上树龄的杏树。木勺制作过程分选材、切割、雕挖、打磨四个阶段,每个木勺制作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每个木勺的花纹都独一无二。木勺选用杏木,因为杏木隔热效果好,颜色好看,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柯坪手工杏木勺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制作过程费时费力,不少年轻人不愿意学。”殷雪妮说,为避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她找到该县唯一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徒弟买买提·卡德尔,说服他组织同样有制作杏木勺手艺的村民开办柯坪木勺合作社。
今年5月,柯坪木勺合作社在盖孜力克镇库木鲁克村成立,共有5位成员,其中两位是贫困户。合作社成立了,产品如何销售又成了难题。
“我们联系疆内一家传媒公司做包装设计,一个盒子里装4个杏木勺,并通过网络、电商、商超和旅游景点代销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殷雪妮说。
于是,曾任该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的殷雪妮有了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拍视频推广杏木勺的想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手工杏木勺。
刚开始,合作社成员对杏木勺销路不抱太大希望,制作积极性不高。随着销路逐渐好转、收入不断增加,合作社成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每人每周可制作100把杏木勺。“每天的销售额约300元,合作社成立两个月已有近2万元收入,每人月均2000元。”殷雪妮说。
下一步,殷雪妮准备和疆外一家传媒公司洽谈合作,为柯坪手工杏木勺申请专利品牌,进一步拓展产品研发和推广空间。“我们已开办6期杏木勺制作培训班,希望在带动农民就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殷雪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