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个博士,带着村民打馕致富
打出的“博士馕”已远销乌市、成都等地
都市消费晨报讯(文/记者秦金俐图/受访者提供)馕是新疆百姓最平常的食物,在南疆,家家户户都会打馕,但你吃过博士打的馕吗?在和田就有一位打馕的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他叫伊明江·买买提,他打出的馕以“博士馕”命名,已经远销乌市、成都等地。
伊明江在给村民们讲打馕流程中的细节
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自治区团委学校部副部长、和田县塔瓦库勒乡阿特贝西村第一书记,这些都是伊明江的身份。他还有一个令他更自豪的身份——“博士馕”打馕车间创办人。今年年初开始驻村工作后,他就积极筹备村里的馕工厂,带动19位村民就业,走上了致富路。
打馕车间开张村民们有事干了
9月28日上午,伊明江忙完手头上的事,就赶到村里的打馕车间,巡查村民们打馕流程的每个环节。
和面机轰轰作响,柴火馕坑旁香味扑鼻,村民们紧张地忙碌着。这里每天都会做出3000余个馕,每个真空包装后,再装入精致的礼盒,销往乌市、成都等地的超市。
这个500多平方米的打馕车间浸透着伊明江的心血。年初,他来到阿特贝西村后,就在思考如何帮助村民致富增收。在梳理了村民的情况后发现,有19户村民家的妇女由于缺乏技能,就业比较困难,但是她们都有打馕的手艺。
“为什么不组织她们一起打馕,由工作队队员帮忙建立销售渠道,有了稳定的市场,这些家庭今后不就有了稳定的收入?”伊明江寻思着,如果把馕做成产业,那么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必不可少,一定得按照食品卫生标准建一个正规的生产车间,设备完善,流程规范,这样打出的馕才能进入更远、更广阔的市场。
伊明江为村民谋福利的想法感动了一位村民,这位村民拿出自家多余的房屋租给村里当打馕工作间。伊明江和同事们筹来资金,买来各种设备。就这样,今年5月1日,打馕车间开张了,19位妇女不但有了工作,还能照顾家庭,大家都十分激动。
每天打馕3000个种类就有十余种
伊明江对打馕车间的经营有自己的一套。“要做就要做出特点。”他说。除了按照国家食品生产卫生条件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打馕车间外,为了保持馕最原始的口感,馕坑是传统盐碱土馕坑,用木柴烧火。
车间开始运行了,伊明江和同事们为销售渠道奔波,他们每天奔波于各乡的乡间小道上,一个一个商店、超市推销,每次回来都满头是汗。他们还向朋友、亲戚推荐。“只要能把馕推销出去,吃多少苦都值得。”他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们已经与乌市、成都的食品经销商展开合作,“博士馕”进驻大型超市销售。截至目前,车间的柴火馕坑也从当初的1个增至7个,日产量从300个增至3000个,馕的种类有牛奶馕、玫瑰花酱馕、藿香酱馕、干果馕等十余种。
在车间上班的阿依古丽每月能拿到1500元的工资,还不耽误在家照顾孩子,“以前我是家庭妇女,多亏了博士给我们建了打馕车间,我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虽然打馕车间生意不错,但伊明江又开始实施他的长远规划了。伊明江说,他和同事们已申请项目资金,打算明年在村里建设标准化的打馕厂房,馕坑数量将达到30个以上,就业村民将超过100名。同时,他们还策划创办打馕培训中心以及馕品种和馕坑研发中心,对馕产业进行深度布局,把阿特贝西村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打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