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白布谢村党支部书记阿依肯·卡得斯孜
新疆经济报记者 张晨暄 通讯员 文博
从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到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示范村”,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白布谢村的变化秘诀,就“藏”在村党支部书记阿依肯·卡得斯孜的“致富经”里。阿依肯·卡得斯孜带领村民发展畜牧养殖,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村民经营特色小吃……几年下来,乡亲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
“他的脑子里尽想着怎么致富,选他当村党支部书记,大家都乐意。”9月29日,一提起阿依肯·卡得斯孜,86岁的老党员董虎林夸赞道。
“咱们不迈出第一步,群众怎么会跟着一起干?”阿依肯·卡得斯孜家以前并不富裕。2012年,脑子灵活、手脚勤快的他,借来3万元搞起了牛羊养殖,当年就增收6000多元。随后,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不到3年就发展到30多头牛和150多只羊,成了全村勤劳致富的示范户。
2014年,阿依肯·卡得斯孜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常利用升国旗、入户走访的时间,把自己的养殖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村里的贫困户,动员他们发展家庭养殖。
谁家遇到养殖技术问题,阿依肯·卡得斯孜就主动上门服务,为他们提供疫病防治、选配良种等方面的指导。为了解决部分贫困户缺少饲草料的难题,阿依肯·卡得斯孜组织村民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民主决策,最终将2000亩集体土地承包给169户贫困户种草。
目前,白布谢村仅凭养殖业实现稳定脱贫的贫困户就有33户,之前养牛年年亏损的村民恰勒哈尔,如今成了村里有名的“牛专家”,家里的牛圈也一年比一年大。
“脱贫致富,发展养殖业不是唯一的突破口,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就能实现增收。”一部分村民通过养殖富起来之后,阿依肯·卡得斯孜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经济基础薄弱、致富路子不宽的贫困户。他挨家挨户走访谈心,向他们讲政策,用身边的例子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外出就业增加收入。
渐渐地,有人主动找阿依肯·卡得斯孜咨询外出务工事宜,他主动联系与白布谢村邻近的317省道建设项目部,推荐村里3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每人月均收入超过3000元。
看到外出打工的人挣到了钱,不少村民踊跃报名参加。阿依肯·卡得斯孜又借助“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力量,对村里的富余劳动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并利用援疆干部和包联单位的资源优势,广开就业门路,当年实现转移就业80多人次。
裕民县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白布谢村又是通往县城各个景区的必经之路,每年旅游旺季,车辆络绎不绝。看着周边其他村一个个靠着旅游业富了起来,阿依肯·卡得斯孜自然不甘落后。“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我们村子的牛羊肉品质好,价格比其他地方低,我们在公路边建个集贸市场,经营一些民族特色小吃,肯定能挣钱。”阿依肯·卡得斯孜提出要抓住商机赚钱,自掏腰包带着村干部和头脑灵活的村民到附近的景区观摩学习,又多方奔走,争取项目资金,在村前的公路旁建起了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集贸市场,设立60多个摊位,并优先安排贫困户进入市场做生意。
烤肉炉、馕坑、刺绣摊……今年夏天,集贸市场格外热闹,往来的游客很快就带火了这个小市场。
在阿依肯·卡得斯孜的带领下,白布谢村用了不到3年时间,实现了309户952名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阿依肯·卡得斯孜没有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