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去的四十年,是中国迅速发展的四十年,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四十年间,有很多新兴的事物和产业出现,也有很多传统老行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段过往的记忆。一些传统老行业在顺应时代变化的道路上,积极转型创新,不仅没有消亡,还焕发出了新的活力,闪现着劳动者的坚持与智慧。
裁缝铺走上设计定制路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郑卓)“过去人们到裁缝铺裁剪衣服,图的是省钱。现在人们到服装设计工作室量体裁衣,为的是个性化定制,与众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做衣服,但差别却是巨大的。”10月8日,新疆丝路之星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怡一边品着茶一边说。
案台上摆放着成摞的布料图鉴,客户可以在里面挑选自己喜爱的布料和颜色。赵怡翻开图鉴感慨道:“三十年前可没有这么多选择空间。”
赵怡1990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一家国营单位上班,由于行业不景气,单位的效益也不佳,她辞了职开始自己创业。1998年,她在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租下了一间15平方米的店面,开起裁缝铺。“那时店里的面料就两三种,颜色也不多,没有多少挑选空间。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顾客拿着布料上门,我们负责量体裁衣赚个手工费,比如做一条裤子挣15元。”赵怡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工厂化生产成衣的步伐加快,市场上的裁缝铺由于工作技术含量低,普遍收入都不高,传统的裁剪行业慢慢萎缩。赵怡说:“我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不想轻易放弃,但要让裁缝铺活起来,我必须要创新。”她开始与一些企业和工厂接洽,承接工装和制服的定制业务。
“定制工装看似简单,实际上里面的门道很多,创新的空间也特别大。”赵怡说。曾经,大家觉得工装只要易于活动和耐磨就行,所以通常做得都很肥大,穿着也不美观。她则在肘关节、膝盖等部位加入立体剪裁,这样做出来的工装不仅易于活动,还更修身。“后来面料的种类增多了,莱卡等面料制作的工装弹性大,穿着更舒适。”赵怡说,面料和剪裁的改变,让她在工装定制领域里赢得了事业的转机,2005年,她成立服装公司,将更多的设计元素融入进去。
“前段时间我们帮一家新疆乳企设计、制造了一批展示用服装,他们的工作人员穿着这批服装参加全国展会时获得赞誉,企业当即要我在三天内赶制一批展示用服装空运去内地。”赵怡说,如今的工装制作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要求了,设计服装时还要将企业的文化贯穿其间,这也是赵怡获得企业认可的原因之一。2016年,她的公司承接了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服装定制任务,也借此进一步树立了企业的品牌。
如今赵怡将销售从线下发展到线上,过去小小的裁缝铺也发展成今天集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服装企业。
面塑文创提升产品价值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郑卓)花白胡子的大爷手捧手鼓高歌、满脸慈祥的大妈盘腿抱着馕饼……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那鼎浩用面捏成的文创产品,与传统插在棍子上的“面人儿”大相径庭。
捏面人是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传统手艺,那鼎浩将面塑与新疆特色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通过探索,为面塑找到了市场复兴之路。
“传统面塑是手持型面塑,就是我们常说的‘面人儿’,现在我们将更多的艺术创作元素融入其中,不仅造型发生了变化,价格也绝非普通‘面人儿’可比。”9月29日,坐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一临街橱窗里制作蒙古族人物面塑的那鼎浩说。旅游旺季时,他制作面塑的速度都跟不上销售的速度。在那鼎浩的手机里,保留着几张得意之作的照片。这些面塑作品是仕女图,据他介绍,这样美轮美奂的观赏型面塑,单个作品售价在1.5万元至2万元之间,参赛的系列成套作品价格更高。
那鼎浩出身面塑世家,捏面人手艺可以追溯到他祖奶奶那辈。那时候面塑艺人担着箱子走街串巷,捏面人儿哄孩子。他的母亲是山东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来到新疆,闲来无事就捏几件小作品,那鼎浩跟着母亲学会了面塑。
那鼎浩曾经营一家广告公司,面塑成了他的业余爱好,但他始终怀着一个将面塑发扬光大的梦想。2009年,新疆7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建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那鼎浩拿着他的面塑作品毛遂自荐,没想到得到主办方的认可。于是,那鼎浩在7坊街有了一间自己的工作室,自此开始了面塑的创作之路,在融入了新疆元素后,他制作的面塑产品更是赢得了市场认可。
那鼎浩创作的成套面塑作品价格从600元逐渐卖到40000元。“每年我就做十几套精品,销售一两套,其余的作为展示和参赛作品展出。”那鼎浩说。
2014年,那鼎浩被评为新疆面塑艺术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2016年,他的两件作品《幸福时光》《天山欢歌》入选了“新疆礼物”。
那鼎浩说,有些手艺传承人觉得非遗就应该是将老祖宗的东西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他认为,传统手艺应赋予新的使命,才能将其更好地保护下去。
废旧物品回收做到线上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宋雅文)曾经,废旧物品回收在人们的印象里就是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着进行,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废旧物品的回收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这一传统行业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外在的面貌。
“我利用互联网来回收废旧物品,是希望改变废旧资源回收方式,把废品回收做成网上生意。”10月9日,新疆旧货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旧货郎)总经理押磊说。
笑称自己是“收破烂儿”的押磊1999年大学毕业后从河北来到新疆,曾在一个家电连锁企业新疆公司工作,2015年初,他放弃了原本收入稳定的行当,自组团队创业成立旧货郎。
“旧货郎是开展‘门对门’服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我们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与市民进行业务对接。”押磊说,市民在旧货郎的微信公众号或网站下单,客服将通过电话确认信息并预约时间上门回收废旧物品。
“互联网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回收服务体系的建立,形成了线上投废、线下物流的模式,既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也更加绿色环保。我们后期还会考虑融资建立再生产加工产业,完善旧衣物产业链,争取做到本地的旧衣物本地消化,减少垃圾填埋方面的压力。”押磊说。
押磊说,目前旧货郎在积极探索环保和循环经济,公司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一方面努力开拓市场,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希望能将旧货郎做成家庭废弃物回收利用专业服务企业。他计划将废品回收与垃圾分类相结合,针对可回收垃圾建立收运体系,在后端建设标准化分拣中心,建立全产业链的回收体系。
传统书店打造复合空间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王兴瑞)说起购书,新华书店恐怕是必去之处,如今,这个“老面孔”也紧跟时代潮流,变得更具现代感。
10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乌鲁木齐市新华北路的外文书店,看到了完全不同于传统书店的一面:温馨考究的装修让人耳目一新,一楼设置了茶饮咖啡区,二楼的阅读区散布着座椅、地垫,大大小小的绿植装饰其中……一切都显得新潮而且精致,只有墙上写着的“新华书店”透露着这里的传统韵味。
外文书店具有30多年的历史,2011年与自治区新华书店合并,主要以销售外文书籍为主。今年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经过创新升级后的外文书店重新开业,并有了一个更清新的名字——城市书苑。新的书店突出文学和社科类书籍,种类更丰富,更贴合城市人群的阅读需求。
网络时代,电子阅读成为主流,传统的实体书店相继寻求转型,以新思路吸引读者,城市书苑的变化正是这种大潮流的折射。“这是自治区新华书店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举措之一。”城市书苑负责人金兰说。
环境的变化,映衬着书店经营理念的升级。原来的书店只承担着销售书籍的单一功能,而在新的书店里,读者可以购书,可以享受一段温馨而休闲的阅读时光,可以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该书店工作人员马瑶瑶说,重新开业以来,书店阅读、购书的读者日益增多。
书店的经营模式也更贴近现代消费习惯。读者可以通过放置在一楼的自助购书机完成线上选书、在线支付,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网上商城等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实现在线阅读、购书等,传统的柜台式售书模式正在悄悄变化。
精细服务升级修鞋手艺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热依达)“快入冬了,来清洗、保养冬季鞋靴的顾客越来越多,还有一些是保养皮衣的。”10月7日,在乌鲁木齐市富康街皇潮修鞋店,正在给顾客开收据的老板张吉红说。
张吉红今年48岁,修鞋这一行已经干了12年。“20多岁时,我去广州一家鞋厂打工,干了十余年,回来后我做了市场调查,发现当时在乌鲁木齐还鲜见以店铺形式开办的修鞋店,大部分是路边摊,于是我决定开一家。”他说。
听到张吉红的创业方向,家里无一人支持。“他们觉得人们的收入高了,哪里还会去修补鞋,以后修鞋的行业一定会消失。但是我觉得正是消费者的需求在日渐提升,他们才更愿意追求品质,我相信一个较为正规的修鞋店一定会得到认可。”张吉红说。
张吉红的店开起来了,顾客逐渐多了,他的这种经营模式也慢慢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乌鲁木齐类似这样的店面多了起来。
从原先只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到现在的修鞋、真皮保养、皮衣护理、皮鞋定制等多项服务,张吉红每天忙个不停。“与以往相比,现在的技术、材料、工具都在不断升级,我一年还要去接受两三次技术培训,同行之间还在微信群里进行业务交流,分享技巧和一些难题的处理方法,促使整个从业者都在进步。”他说。正因为正规和技术好,张吉红的修鞋店收入也不错,“我经营的这些年,一天纯利润最高曾达到过5800元。当你用另一种模式去经营、用另一种态度去对待时,修鞋这样的老行业也是能适应市场的。”张吉红笑着说。
记者手记:
创新激发持续发展动力
□记者郑卓
新型消费方式蓬勃兴起,催生了许多商业传奇,也冲击了不少传统行业。老行业真的要走向消亡了吗?事实证明,人的智慧和创新是老行业焕发活力的秘诀之一。
供给侧改革为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老百姓的消费模式也随着收入的提高发生着变化,很多传统商业、服务业的从业者面对新形势,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找准新的切入点,对自身产品、服务进行提质、创新。裁缝铺主攻“成衣定制”、单一的书店变身多元化休闲场所、老旧的废品收购走向再生环保……经营者把产品和服务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推进的同时,也激活了行业新动能,新生力量破土而出,其中的“坚守者”们寻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创立了新的盈利模式,赢得了市场的重新认可。
创新不仅仅是老行业“重生”的密码,也是所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需要创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即可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老行业”焕发新活力,浓缩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智慧,也对更多行业发展带来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