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出实招脱贫攻坚收实效
——记新疆国投公司驻洛浦县杭桂镇霍热孜托格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
□新疆日报记者/石鑫
“驻村工作队介绍我在村里尼雅黑鸡养殖合作社打工,还帮我申请小额贷款入股合作社,不仅有了固定收入,年底还能分红,我很快就能摘掉‘穷帽子’了。”10月16日,正在打扫鸡舍的洛浦县杭桂镇霍热孜托格拉克村贫困户吐孙尼亚孜汗·麦提肉孜高兴地说。
霍热孜托格拉克村地处沙漠边缘,全村278户9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1户863人,贫困发生率87%,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新疆国投公司驻洛浦县杭桂镇霍热孜托格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进驻后,因地制宜确定“水陆空”立体式产业发展思路,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抱团养殖促增收
再过几天,霍热孜托格拉克村尼雅黑鸡养殖合作社的第二批黑鸡就要出栏了。新疆国投公司驻村工作队一边忙着黑鸡的销售,一边指导合作社进行鸡舍改造,联系预定鸡苗,为明年扩大黑鸡养殖规模做准备。
霍热孜托格拉克村有大量闲置的苜蓿地、林地,具备黑鸡养殖条件。工作队入驻后,与村“两委”采取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村民意愿和市场行情,支持村里的能人吐曼尼亚孜·艾买尼亚孜成立尼雅黑鸡养殖合作社,并吸纳10户贫困户入股。
合作社负责人吐曼尼亚孜告诉记者,工作队参与了合作社从鸡苗引进到屠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还聘请技术员经常上门培训指导,第一批黑鸡成活率达到90%,并在工作队的协调下全部售出,合作社净利润3万元左右。
“通过养殖第一批黑鸡,合作社已积累了经验掌握了技术。如今,工作队及派出单位正与一家全产业链黑鸡养殖企业商谈合作,力争在全村甚至整个杭桂镇发展黑鸡养殖项目,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增收。”新疆国投公司驻霍热孜托格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杨杰说。
规模种植提效益
“我种了很多年胡萝卜,但收益一直不高。今年工作队帮我们购买了新的品种,邀请农业技术员指导我们利用滴灌、机械种植胡萝卜,胡萝卜的个头大了,产量也增加了,保守估计每亩能增收2000元。”贫困户麦提努日·麦托合提顺手从地里拔了一颗胡萝卜,高兴地算着。
该村有种植胡萝卜的传统,但种植技术落后,收益不高,产量和品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村建立了20亩胡萝卜基地,并注册了‘杭桂镇胡萝卜’商标。”村委会主任阿布地力木·萨吾提说,工作队还组织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前往五家渠等地学习节水灌溉技术、引进优良胡萝卜品种,投入10万元购置播种机、收获机等设备,引导种植基地向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杨杰告诉记者,通过引进高品质种子和先进种植技术,全村1300亩胡萝卜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亩产量可达6吨左右,每亩预计增收2000元至3000元。
除发展胡萝卜产业外,工作队还计划实施500亩红柳、380亩桑树、12亩紫薯种植项目,扩大种植产业品类,拓宽村民脱贫增收路径。
创新发展促就业
霍热孜托格拉克村有2000亩水塘,水塘中肥鱼跳跃……村民阿不力孜·卡地尔利用纯天然无污染的水源发展水产养殖多年,产品供不应求。
工作队走访发现,全村像阿不力孜一样从事水产养殖的家庭达30户,但都是零散经营。为此,工作队鼓励、支持阿不力孜与3家养殖大户联合成立了霍热孜托格拉克村水产渔业种养殖合作社,邀请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专家对村里的水资源进行整体规划,采取标准化养殖。
合作社吸纳10户贫困户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到增收的队伍,按照入股金额的15%分红。同时,工作队协调帮助合作社先期引进优质鲤鱼、草鱼鱼苗2000尾,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套养技术。
阿不力孜还依托合作社办起了农家乐,带动10户贫困户就地就业。
“我入股2万元,还在合作社上班,每月工资至少1500元,加上年底的分红,收入也不少。”贫困户托合提麦麦提·麦托合提说,他要继续努力学习,掌握养鱼技术,争取明年自己养鱼、开办农家乐。
杨杰表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工作队将继续挖掘、拓宽、延伸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做到不漏户不漏人,带领村民脱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