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智能化和信息化助推新疆农业上水平

时间:2018-12-04

□新疆经济报记者郑卓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是乡村振兴的抓手,农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则是农业发展的有效助力。目前,新疆正不断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大力推广新装备、新技术,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借助信息化发展成果让广大农民从中受益,实现新疆农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12月的新疆大地早已被白茫茫大雪覆盖,但在新疆农业博览园里依旧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冬季的严寒。园区植物工厂里的水培蔬菜,只在LED灯的培育下,长势旺盛,通过手机APP,可以实时监控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借助现代农业科技,我们在设施农业大棚里种植了各类有机蔬菜。”12月1日,新疆禾润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说,即便是在冬季,这里的有机蔬菜种植品种也能达到三十多种,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电脑屏幕上就能实时查看农作物的长势,观测大棚内的湿度、温度等指标,缺水、缺阳光、温度过高等情况发生时,鼠标一点就可以及时化解‘危机’。”乌鲁木齐市水西沟镇的十三座蔬菜大棚负责人周明告诉记者,这些日光温室已经在电动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化,顶棚可以自动调节,天冷了系统自动加热,天阴了系统自动补充阳光,全套设备的操控都是通过自动感应装置来实现的。每座大棚旁边都有一个操作室,里面是电脑设备,便于工作人员查看。由于实现了农业智能化,整个种植区只需要九个人就能完成全部工作。

在乌苏市,这样的农业信息化手段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展。2016年,乌苏市建成了新疆首个县市级农业物联网平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80万元,覆盖3000亩土地,建有1个信息控制中心和3个信息采集站,“互联网+农业生产”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远程监测、全程溯源的智能化模式。乌苏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苗向前告诉记者,今年,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发展设施农业达1.1万亩,该乡巴海村建立了物联网推广试点站,智慧农业正在发挥作用。

因为掌控农作物生长节奏,农业生产面貌焕然一新,农民逐渐摆脱了传统的种植方式,现代农业装备和信息化的作用也在不断显现。

每年春季,在兵团第十师一八六团的农田里,都能看到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马力农机进行精准春播,耕多深、间距多宽,都可以借助卫星系统掌控。在农机的驾驶室里,北斗导航仪甚至可以代替人工掌控方向盘,驾驶员简单的操作便可以实现播行直、接茬准的播种要求。据悉,通过使用北斗导航,农机可日播种200多亩,千米播行垂直误差不超过2厘米,提高了农业精准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

农业科技化不仅限于播种。每年9月到10月是新疆棉花的丰收季节,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采棉机和植保无人机进行采摘棉花的场景也越发普遍。肖代军是尉犁县兴平乡统齐克村的农民,这几年他都采用无人机给棉花打药。“以前我用拖拉机打药,600亩地得三个人花费两天时间完成,现在采用无人机打药,半天就够了。”

截至目前,新疆有83个县市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完善166个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5.3万个,农机总动力210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84.4%。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新疆农业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正成为农业产业兴旺的助推剂。


  • 上一篇:南疆“织女”:老手艺带来新收益
  • 下一篇:新疆昭苏县依托农业科技园着力发展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