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启蒙话吧”真情劝学 寄情传爱架起“连心桥”

时间:2017-06-12

“希望之花”在爱中绽放

——记喀什地区南疆齐鲁工业园区管委会基层宣讲员许晓玲

疏勒县巴仁乡琼克其其村幼儿园的“启蒙话吧”最近“火”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和欢乐的笑脸,让已有7个月身孕的支教老师许晓玲流连忘返、不知疲惫。这个不足20平米的“启蒙话吧”成为她在村里的“爱心驿站”。

今年年初,南疆齐鲁工业园区管委会行政办干部许晓玲主动报名参加南疆双语教育干部支教工作。刚来时,正值农村闲散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大培训”活动,村里孩子无人看管,许晓玲便决定在幼儿园成立课外补习班,利用闲暇时间免费培养孩子听、说、读、写能力,向村民宣传国家对南疆教育的重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许晓玲的补习班因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启蒙话吧”。

关心留守家庭孩子

家访“启蒙话吧”真情劝学

“大学学的师范,没当教师总是觉得遗憾,因为喜欢孩子,看到小朋友就像看到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已经是4岁孩子母亲的许晓玲朴实真挚的感情温暖着琼克其其村的每个孩子。

作为该村幼儿园唯一的一名汉族教师,她除了担任班主任外,还主动承担起幼儿园口语课教学任务。每当听到孩子们称呼她为汉族“阿娜”时,许晓玲习惯性地抱起孩子,温柔地在额头上亲吻一下。

许晓玲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访辍学孩子古再丽努尔·吾布力家的情景。孩子戴着头巾,母亲蒙着面纱,家里窗户紧闭,一家5口人挤在阴暗潮湿的小屋子里。许晓玲摘掉孩子头上的黑色头巾,轻声地询问古再丽努尔想不想上学时,孩子竟然委屈地流下眼泪,“阿娜,我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学。”

了解村学龄儿童就学情况

为了让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许晓玲繁忙之余,采取“电话家访”的形式,挨家挨户宣传南疆学前免费双语教育政策,讲清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批驳宗教歪理邪说和愚昧落后思想,引导群众注重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电话里她讲得“起劲”,电话那头家长听得“攒劲”,电话连线架起教师和家长的“连心桥”。“讲话有道理、情真意切,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经常接到汉族“阿娜”家访电话的村民这样评价。

许晓玲正在辅导孩子

寄情“启蒙话吧”真情传爱

“感谢您对我孙子阿不都扎伊尔·阿里木的关心,孩子非常喜欢你,您就是他的汉族‘阿娜’。”80岁的古丽巴哈尔·艾力老人内心充满感激之情。

一年前,学生阿不都扎伊尔·阿里木的父母离异,之后孩子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也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奶奶和孙子两个人。爸爸妈妈长久未曾有电话和书信,孩子每天哭闹着要父母,古丽巴哈尔老人无奈之下找到孩子的班主任许晓玲。经过多次联系乡流管站干部,最终联系到远在阿克苏地区务工的孩子家长。但是孩子家长因感情之伤,找各种理由推托,拒不回家探望亲人。

连许晓玲也记不清多少次打电话劝说。最后,孩子家长被她的关爱之情深深打动,主动问及家中老人和孩子的近况。许晓玲以此为突破口,直击家长“痛处”,将孩子思念父母、老人担心儿子的状况告知对方,并告诫他家长对孩子有监护责任,如果失职失责要承担法律责任。两个星期后,阿不都扎伊尔的父亲从阿克苏地区返乡,并带着孩子前来拜访许晓玲。见到许晓玲,孩子的爸爸流下了眼泪:“如果不是许老师在电话里鼓励,我再也不想回村里了。”

引导孩子学习双语

身教“启蒙话吧”真情引导

琼克其其村党支部书记库尔班对汉族“阿娜”教师印象深刻:“这个教师工作有股子韧劲,讲道理用感情,她说的话群众都愿意听。”

“入乡随俗,农村支教必须突破语言关。”这是许晓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支教前,有短暂维吾尔语培训经历的她,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探索制定《琼克其其村幼儿园教学‘双向提高’计划表》,着力提高孩子对国家通用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维吾尔语会话水平。

正在指导孩子发音

为更好地言传身教,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庭用双语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农忙时节,她坐在“启蒙话吧”拨通家长电话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汉族“阿娜”爱学习、会学习的热情,感染着孩子们,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校园掀起一股“国语热”,孩子们养成见面用汉语交流的习惯,学校国语课整体成绩得到提高。

这就是汉族“阿娜”许晓玲的故事,一个心怀大爱的女教师,用情用心成为村里爱和智慧的播种者。(疏勒县委组织部驻巴仁乡琼克其其村工作队提供)

  • 上一篇:​中建西部建设哈密厂开展“安全生产月”启动会
  • 下一篇:新疆呼图壁县打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