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通讯员 龚勇 魏峰)博湖县才坎诺尔乡拉罕诺尔村是自治区级重点贫困村,截止到2017年1月,全村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7户441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如何完成2017年整村脱贫的目标,彻底改变村民以享受低保、兜底、特设岗为荣的“畸形”攀比心理,成为巴州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的首要任务。
工作队通过走访、调研和细致摸排,精准定位拉罕诺尔村的穷根,总结归纳出致贫的根源:部分村组水淹地情况十分突出,第五村民小组水淹耕地400余亩,现人均耕地不足1.5亩;部分村民思想保守,对特色项目不愿接、不愿学,不愿让家中妇女出去学习、务工;“等、靠、要”思想严重;“畸形”攀比心理严重,以享受低保、兜底、特设岗为荣,影响了大多数村民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和错误认识,让村民们不思进取,成为影响村里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
致贫根源找到了,工作队着力从七个方面着手,因户施策,精准扶贫,拔穷根治恶疾。
一是针对技能缺乏扶技术。根据拉罕诺尔村实际种植农作物、果树品种,工作队邀请农业专家到村进户,进行种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让农户学技术、会管理、懂经营。4月中旬,工作队邀请库尔勒市农业专家三次前来,对全村“生病辣椒苗”进行会诊治疗,使20余户农民温室大棚内的近11万盘辣椒苗恢复正常生长,及时挽救了大棚种植户的“心头肉”。引导村民抓住毗邻5A级景区的优势,为想学一技之长但没门路的村民联系教师,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教授村民厨师、修理、美容美发、电焊等实用技术,形成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产业链。
二是针对思想固守扶转变。邀请本地“能人”、“能手”上门送经,传授发展致富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利用大宣讲、农牧民夜校等平台,讲发展、讲政策、讲理念,让村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6月5日,工作队组织全村50余名村民乘车前往焉耆县北大渠乡北渠村参观,学习致富增收的先进经验及做法,为下一步如何增收致富奔小康打牢基础。
三是针对资金缺乏扶支持。大力争取各项扶贫贴息贷款、无息贷款等项目,扩大品种规模,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79万元,采取脱养年底分红的模式发展牲畜驴养殖,预计到年底,全村187户贫困户每户分红不少于800元。筹措资金50万元用于全村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业,并新建两座温室大棚,将全村养殖户进行合理整合,以专业合作社形式融资入股,不断扩大增收途径。4月初,派出单位出资5万余元,为全村要种地、却无钱购买农资的53户贫困户购买了春耕备耕农资。
四是针对门路不对扶项目。在全村大棚种植户中推广以绿色、无污染水果、蔬菜种植示范项目,努力打造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为一体的示范采摘园,构建“可览、可游、可采”的特色环境景观。目前,全村已有三家大棚种植户有此意向并报名,相关立项、审批工作正在逐级审核中。派出单位充分发挥“后盾”的作用,经实地调查了解,由全院干警每人出资500元,在拉罕诺尔村认领1分土地,同村里各族“亲戚”共建“民族团结联谊采摘园”,既丰富了生活,增进了感情,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五是针对劳动力不足扶帮带。工作队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推手,将全村邻里、本地“能人”、贫困户全部纳为结亲对象与帮扶对子,在农忙时节互帮互助,共度难关。积极争取劳务派遣,4月下旬联系63名阿克苏籍务工人员来村里进行栽苗,缓解了全村在用工高峰期的压力。同时,工作队全员帮助贫困户义务栽苗,4月19日—28日,累计帮助7户17人,栽种面积20余亩、栽种412盘52736株。
六是针对本地特色扶亮点。工作队了解到本村村民李光伟做得一手味道鲜美的“博湖鱼”,经与他沟通协商,工作队利用拉罕诺尔村毗邻大河口风景区、加勒比海盗游乐园、白鹭洲风景区等博斯腾湖沿岸旅游景点的地理优势,扶持他利用自家住宅的便利条件,开发农家住宿、农家餐饮为一体的民俗风情园旅游项目,使他守着家门口就可以挣钱,找到致富增收的新出路。
七是针对残障人士扶保障。按照因收尽收的标准,将残疾人员全部纳入低保名单,对没有及时办理残疾证的群众,及时协调残联、医院等部门,由工作队出车、出人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目前,全村47名残疾人员已全部享受低保补贴政策。
与此同时,工作队借助2017年富民抗震安居房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公路建设的契机,为全村114户村民修建抗震安居房,将全村道路合理布局,美化、亮化、绿化现有道路及新建道路。与各项目施工方协调,优先在全村范围内招收工人,按照每天150~ 300元的标准给予报酬,同时将全村有意向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青年推荐至巴州中级人民法院担任书记员及保洁员,与他们签订用工合同并交纳五险一金,增加就业机会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