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与毒为伴】女鉴毒专家的日常 远比电影桥段精彩

时间:2017-08-08

记者 何瑾 文 警方供图

云南网讯 一群“重口味”,与毒为伍,自称“老毒物”,成天跟瓶瓶罐罐打交道,工作环境堪比美剧“绝命毒师”。就连微信群都以“雪上一枝蒿”“含笑半步癫”“三步倒”等剧毒之物命名。

他们一般不出现场,一但出,则都是重、特、大、疑、难案件。

他们就是从事毒物毒品检验工作的刑事技术民警,凡涉毒、涉爆、投毒、群体性中毒案件,他们的检验报告就是证据链,更是量刑的关键。

做刑侦警察不易,做刑事技术女警、长期从事毒物毒品检验工作,更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勇气和坚持。每天要接触各种又脏又臭的生物组织,有时是死者的胃、肝;有时是埋葬多年后开棺的高度腐败尸泥;有时是含有艾滋病毒的吸毒人员内脏组织或血、尿,还要频繁使用苯、乙醚、氯仿等有毒有害化学试剂。

这样的工作,现年41岁的杨红梅一干就是18年。

救人

杨红梅火速赶到单位,从两个孩子的胃液中检出氟乙酰胺,医院对症下药,及时挽救了两个孩子的生命……

2014年8月26日下午,临近下班,杨红梅接到昆医附一院求援,该院急诊科收治一轻生患者,患者出现呕吐、抽搐、昏迷等中毒症状,生命垂危。医院急需查明毒物种类对症治疗,特向省公安厅求助。

杨红梅很快从患者呕吐物和静脉血中检出杀虫剂溴氰菊酯成分,确定毒物种类,为医院对症抢救治疗指明方向,患者很快转危为安。

每年,杨红梅和同事们都会多次接到此类求助,他们总在和时间赛跑,为抢救中毒者生命赢得黄金时间。

杨红梅仍然记得,2000年,她刚参加工作两年。一个周末,正在家休息的她接到延安医院求助,一对年幼的姐弟因误饮路边捡的饮料中毒,送到延安医院时已经昏迷。

杨红梅火速赶到单位,从两个孩子的胃液中检出氟乙酰胺,随即通知医院。医院对症下药,及时挽救了两个孩子的生命。

得知两个孩子性命无忧,杨红梅终于放下心来。刚回到家,就接到孩子家属打来的感谢电话。

3天后,两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出现在她面前。原来是孩子的家人带着他们感谢救命恩人。

“没有一种荣誉能够胜过挽救回一条条生命来得至高。”杨红梅说。

破案

杨红梅最终从送检尸泥中检出毒鼠强成分,排除了磷化锌,证实死者为毒鼠强致死……

杨红梅很快成为我省毒品毒物检验的“行家里手”,在侦查破案和物证检验中立下赫赫战功,出具的检验鉴定结论在多起案件中起到一锤定音、一剑封喉的关键作用。

2004年,文山县古木镇的曾某突然死亡,家人以为死因为疾病,匆匆将其埋葬。2006年8月,公安机关发现曾某儿媳余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嫌疑人误导侦查方向,交代用 “磷化锌”毒害曾某。

文山县公安局开棺验尸后提取检材,此时尸体呈白骨化,只提取到死者内脏部位残留尸泥进行检验。州公安局技术室未检出“磷化锌”成分,案件陷入僵局。

杨红梅接案后精心设计检验方案,最终从送检尸泥中检出毒鼠强成分,并排除了磷化锌,证实死者为毒鼠强致死。

在铁证面前,余某认罪。

2014年3月19 日,文山丘北县佳佳幼儿园发生幼儿集体中毒案件,两名幼儿死亡,多名儿童中毒。

丘北县公安局将首批提取的88份检材连夜送到省公安厅,杨红梅立即开展工作,仅用2个小时就从两名死者的胃、肝组织中检出毒鼠强成分,确定毒物种类,为抢救中毒幼儿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凭着精湛的业务技能,她从一份比萨卷食品空包装袋内检出高含量毒鼠强成分,并根据丰富的检案经验断定此为毒源,为案件成功侦破发挥了关键作用。

毒战

根据航拍录像及通话记录,杨红梅推断该团伙正在制造麻黄碱,且判断产品已经生产出来,应该马上收网……

作为一名毒品专业检验民警,虽然没有在一线冲锋陷阵,但18年来,杨红梅始终在实验室里运用各种科学仪器,与制贩毒犯罪分子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斗。

去年7月,省公安厅禁毒局、昭通市公安局在办理一起案件时,发现一个制毒窝点。根据航拍录像及通话记录,杨红梅推断该团伙正在制造麻黄碱,且判断产品已经生产出来,应该马上收网。

凌晨4时,专案组抓获还在睡梦中的毒贩,缴获盐酸麻黄碱可疑物1.36吨,半成品5.84吨,制毒化学原料5.09吨。

这是我省迄今为止破获的生产规模最大、缴获制毒品最多的特大案件。杨红梅推断现场的工艺流程,通过后期检验一一证实。

多年来,杨红梅先后参与了“开远幼儿园64名幼儿中毒案”“德宏州143名学生群体中毒案”“昆明7·21公交车爆炸案”“昆明3·01暴恐袭击案”等一大批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大要案件的侦破工作。

18年来,杨红梅检验各类物证检材30000余份,作出的鉴定结论为3000多起案件侦破及诉讼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办案单位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办案难题。因工作业绩突出,荣立“三等功”1次, “嘉奖”2次,获“云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母亲

杨红梅的孩子如今已上初中,但她每年接孩子放学的机会不到3次,她说:“有时儿子的同学甚至会问他:‘你有家长吗?’”

“妈妈,我嗓子疼……”2011年4月,杨红梅正忙于一批案件检验工作,丈夫也是连日加班,尽管不满8岁的儿子多次向两人表达自己不舒服,可夫妻俩都没有时间及时送孩子到医院看病。

“你们是怎么当家长的,孩子都病成这样都不送医院去看。”直到学校老师打电话来,两人才赶往医院,接到医生下达的病危通知。

这时他们才从学校老师和医生口中得知,孩子送到医院时发高烧、头部歪斜、意识模糊。经医院确诊才知道孩子患的是病程发展迅猛、随时会危及生命的颈深部脓肿,要是再拖下去随时可能引起颅脑感染、腹腔感染等疾病。所幸多家医院联合救治,孩子最终度过危险期。

“我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杨红梅自责地说。

  • 上一篇:昆明交警六大队公布3起典型醉驾案例 这位老兄胆真大 醉驾超标3倍多
  • 下一篇:游客在丽江玉龙雪山插队被制止后飞踹殴打辅警被行拘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