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服饰扶贫车间工作的勒墨人妇女杨椠摄
盛夏的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巴尼小镇,江风送爽,花草争妍。走进民族服饰扶贫车间,居民们正在赶制一批新校服订单。裁剪声、缝纫机声交汇成曲,一片繁忙。
勒墨人(白族支系,自称巴尼人)华小军端坐在缝纫机前,左手压布,右脚轻踩踏板,针线飞转,不一会儿,一件校服缝制完毕。
搬迁到巴尼小镇前,华小军很是忧愁。一个婆婆、三个孩子,若只靠丈夫当生态护林员的收入,日子怎么过?
家门口有了扶贫车间。华小军在照顾好老人和孩子的同时,去扶贫车间里干活,挣得一份收入贴补家用。婆婆的笑容多了,丈夫的眉头舒展了。
“想不到我们女人也可以赚钱养家。以前在金满老家,地太陡了,种什么都不好。有劲使不上。在这里,只要用心学,手艺好,用心干,以后的收入会更高。”华小军自豪地说。
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到扶贫车间调研 谢宇 摄
怒江峡谷山高坡陡,一山一村落,一坡一寨子。让分散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群众从高山搬迁到生产生活环境相对较好的城镇、集市、乡村,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攻坚的现实选择。
建房屋挪穷窝只是第一步。建产业、稳就业、有增收才是核心。
怒江州紧盯搬迁群众就业和生计难题,把搬迁群众的技能培训、就近务工就业、内生动力提升作为搬迁后精准帮扶的重要举措。产业发展、技能扶贫、思想引导与房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并结合各个搬迁安置点实际,分析研判市场发展前景。建设公共铺面,以“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形式,引进、建设民族服饰制作、草果编织、手工艺品加工、茶叶草果加工等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有活干、有收入、稳得住、能致富。
福贡县民族服饰扶贫车间一角 程晓玲 摄
金国银果不如怒江的草果。108万亩草果,是怒江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摘了果实的草果杆,牛不吃、羊不理,以前是百无一用的废物。
如今,通过引进自四川新都区新繁荣龙棕编专业合作社,建立草果编织扶贫车间,福贡县各族群众又多了一个增收门路。
怒族妇女阿花妹,以前住在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村高山上,种草果和玉米为生。
“山路太远,背一袋草果到江边集市,得走三四个小时。一年到头,也就吃个包饭。”阿花妹说,自己不识字,不会说汉话,没有技能,娃娃小,不能外出务工,一度对搬下来后的生活顾虑重重。搬到托坪易地扶贫搬迁点,参加了草果编织术培训,到扶贫车间上班,用草果杆编织手提包、帽子、拖鞋,过上了与高山不一样的居民生活。
“草果编不难学。在老家时,我们经常编竹篮。”阿花妹说,有了草果编织扶贫车间,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梦想。工资按作品结算,编的越多拿的就越多,觉得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巴尼小镇鸟瞰图 李学玺 摄
泸水市六库镇大龙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的“蜜蜂小镇”,是一个集中蜂系列产品加工销售与体验为一体的扶贫车间。在这里,5名从六库镇双米地村搬迁来的村民学会了手工蜂蜜美食、手工蜂妆、蜜蜡加工等一些时尚的新手艺,每个月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村民胡玉妹以前只懂得刨土种包谷、养猪养鸡,赚钱全靠丈夫出外打工。搬迁一年后,她已成为“蜜蜂小镇”蜜蜂水果糖制作能手,逐渐习惯了楼上生活、楼下务工、院坝娱乐的居民生活节奏。而在“蜜蜂小镇”务工带来的一个月近2000元收入,更让她腰杆挺直,声音洪亮,对搬迁后的好日子信心满满。
大龙塘安置点”“蜜蜂小镇”扶贫车间 李寿华 摄
大龙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党支部书记杨海春告诉记者,大龙塘626人搬迁户中,外出务工人员达225人。安置点正在规划建设洗涤厂和矿泉水厂。到时,搬迁点留守妇女、中年人就业问题就可以基本得到解决。
杨海春说,扶贫车间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在村里屋外、田间地头,让创业者归雁有巢,就业者乡愁有根。村民们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大大缓解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及农村“空心化”问题,打破了农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格局,彻底改变了农村贫困户单纯依靠土地获得收入的生产生活方式,激发了贫困群众依靠新技能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
目前,怒江州累计建设了豆类制品加工、民族服饰加工、老茶树叶加工、蜂蜜产品加工等65个扶贫车间,建成并投入使用22个。下一步,怒江将结合各县市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加大投入,加快实施民间工艺、民族服饰、文化旅游、手工编织、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扶贫车间,完善扶贫车间建设标准和运行模式,切实让扶贫车间真正成为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发展生产、解决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的良好平台。
云南网记者李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