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在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致富小康目标。近年来,西盟县勇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统一的县域创新发展排头兵,依托生态环境优越、养殖基础广泛的优势,构建以橡胶、茶叶、甘蔗、畜牧、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蜂蜜、咖啡、米荞等为特色产业的“5+X”产业发展体系。
为了使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都能枝繁叶茂,西盟县积极补齐贫困户农业生产的科技短板,集聚农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的支撑能力,为产业扶贫施加“助推器”。
专家会诊开良方
自2015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西盟县农科局入驻班母村,在班母村建立了甘蔗全膜覆盖、中蜂养殖、肉牛养殖及绿色高效茶园等示范基地,形成了技术高地,把生产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让群众享受到了农业科技带来的红利,实现“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效益。
班母村隶属于西盟县勐梭镇,下辖15个村民小组,属于典型的山区村,人均耕地面积为4.3亩,远远高于全省2.09亩的人均耕地,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群众并未享受到地阔沃野的红利。
全村350户建档立卡户,其中有229户是因为缺技术致贫,科技贡献率不到10%,再加上近年来引进的生猪、肉牛、青贮玉米种植、甘蔗种植等产业项目,让许多的农户都感到了“技”不从心。
班母村村民岩办是班母村七组组长及脱贫工作委员会主任,祖祖辈辈都有养牛经历的他心中一直有一个靠养牛致富的梦想。2017年,看着村子旁边建起了存栏数超过600头的“拉巴科云岭牛繁育基地”,岩办心动了,再加上政府在大力推广“种草脱贫、养牛致富”扶贫带贫模式,2018年,他坚定不移地拿出了自己的8万元积蓄搭建起了一个300多平米牛圈,把家里原来放养的8条肉牛关进牛圈,开始了自己的致富路。
村民正在喂牛 郭丽 摄
“岩办家这种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牛场,用的牛也是在当地采购,用他们的优势和先进技术结合,把土地资源、劳力资源和佤族养牛传统的优势结合起来,就能够把我们养殖肉牛的基础夯实。”赵刚说。
在赵刚的指导下,岩办从肉牛挑选、疫病防控、场舍管理、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和制作、肉牛育肥与市场把握等环节进行了重新学习。有了技术和政策支持,岩办逐渐接受了先进的肉牛养殖理念,牛也养的越来越好,周边各村寨和镇上的老百姓都争相找他来买牛,2018年下半年不仅弥补了1万多元的亏损,还赚了2万多元。
培养致富引路人
作为村里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岩办说:“赵刚老师教我这些技术,最重要的就是牛的治病防控还有精料营养搭配,我逐步学会了很多,他教的这些我运用到实际当中成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他积极地带动周边的群众一起加入到自己致富道路上来,向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收购符合育肥牛标准的架子牛,并且采用自己垫资无偿将坡地改台地换取3年土地使用权的方式,花费9万元将本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闲置的230亩土地种上皇竹草,保障肉牛草食供应。
牛圈 郭丽 摄
针对本组及周边因缺少劳力和运输工具,无法把青贮玉米送往拉巴科肉牛养殖基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岩办以300元/吨的价格上门收购全株青贮玉米。
除此之外,岩办还带动了19名建档立卡户务工。在砍伐皇竹草、青贮玉米大量运输、制作,肉牛集中育肥出栏的劳务用工高峰期间,他主动联系七组的建档立卡户岩那来牛场务工,增加贫困户收入8000元。
脱贫已经不是问题,岩办又开始筹划着新的蓝图。岩办说:“以后我这个牛场要成立一个合作社,这样就能带动四十户,想要带动这么多人,我还是想要把我的牛圈扩大到四五百平方,但是这个需要很多资金,我也会结合自己的能力,要逐步逐步地去做,技术方面还是比较重要,还是需要像赵刚老师这样的养牛专家来指导,我也会不断地在学习。”
话语虽然淳朴,但是可以看到岩办作为一个致富带头人理想和担当。如今,岩办养牛致富的成功经验在班母村已经不在少数,通过农业技术专家指导,让这里的农民增产增收有了保障。
尝到甜头转观念
扎妥是班母村一组小街伞的村民,谈起脱贫攻坚前的时光,这位八零后的拉祜汉子颇有感触。据扎妥介绍,过去,小街伞的拉祜群众跟他一样过着收成靠天、吉凶靠卦的日子,愚昧和落后导致的贫困就如一个幽灵一样困扰着他们。
扎妥说:“以前技术员没来教我们种谷子时,四十户人家吃得饱饭的二十户都没有,五月、六月整个寨子都挨饿,那年技术员来教我们,三亩地收了58袋,我都不敢吃,不清楚是哪个放鬼了,我有点害怕,等那些技术员吃饱了以后,我才敢开始吃也才开始卖。”
2018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协调下,小街伞引入省农科院甘蔗科学研究所的甘蔗良种和全膜覆盖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学到科学种植技术的扎妥,家种植的3亩甘蔗,总产量达到24吨、亩产达到8吨,收入超过8000元,远远超过班母村甘蔗平均亩产2.5吨水平,达到了全国高稳产量。
尝到了科学种植技术甜头的扎妥,2019年把自己种的8亩甘蔗全部按照全膜覆盖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改造,在面对今年席卷全省的特大干旱,扎妥家的甘蔗又成功依靠全膜覆盖这一新技术渡过了难关。
有了农技员为农户撑起脱贫的保护伞,给班母村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参谋”,为当地的各族同胞开辟致富路,助推一大批新型农户迈上致富的康庄大道,唱响了脱贫攻坚的凯歌。
2018年末,全村共有831户2833人,人均纯收入为7589元,实现了科技服务扶贫,用技术推进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步伐。扎妥说:“过去我们老百姓种甘蔗、种田都是靠天吃饭,今年干旱,如果不盖膜的话我们家甘蔗是不会出苗了,就是盖了薄膜听老师的话甘蔗长的好了,明年我家甘蔗怎么说都高产了,大丰收了。”
按照党中央坚持精准扶贫的问题导向,西盟县针对云岭牛的肉牛养殖,中华蜂养殖以及茶叶甘蔗青贮玉米的种植等推了六项新技术,同时解决了30多个贫困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勐梭镇班母村通过科学技术的注入,使全村产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培养出了一批本土的技术人才,成为产业发展的致富带头人。
现在,本地的技术行家里手在西盟遍地开花,科技贡献率达到了65%以上,通过技术管理产业扶贫,有效支撑西盟由脱贫摘帽向乡村振兴的转向,能够确保老百姓持续、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网记者 郭丽 通讯员 艾嘎 叶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