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勐准村两代支部书记话家乡——从落后农村到美丽乡村的变迁

时间:2019-07-10

原标题:勐准村两代支部书记话家乡——从落后农村到美丽乡村的变迁

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错落有致的民居花木掩映,洁白如雪的外墙上绘着傣族特色的彩绘……走进临翔区博尚镇勐准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携着生机与希望迎面而来。

“我当支部书记时,全村分4个自然村,群众的住房都是些草房、栅片房,有瓦房的那三五家就算是是大富人家了。通村通户都是小土路,又窄又烂,人勉强能过。”勐准村原党支部书记彭元贵感慨地说。

勐准村现任党总支书记彭开超说:“我小的时候,村里道路都是泥巴路,现在全村实现户户通硬板路,住房的都是砖混结构的安居房,以前的旧貌已经完全见不到了。”彭元贵和彭开超两父子是勐准村的两代支书,也是勐准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参与者。

彭元贵老支书从勐准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勐准办事处党支部书记,再到勐准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职近四十年。“一路穷也一路发展一路进步。2004年勐准村争取到‘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依靠项目村里修了第一条水泥硬板路。后来通过实施‘三村’建设,村里抓住机遇,抢抓建设,村内主要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彭元贵回忆说。

接父亲的班,彭开超2010年进入村委会担任党总支书。他说:“勐准村是一个居住着汉族、傣族、拉祜族等的村庄,全村共484户,1785人。过去主要经济作物为水稻、小麦,村民们从事草编等手工生产,经济收入勉强能够糊口,过着房屋破旧、道路泥泞、交通闭塞、饥饱不匀、出行不便的日子。2018年末,全村的经济总收入达38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88元,家家住上了小洋房,变化可是翻天覆地的。”

彭元贵说:“过去腾龙组拉祜族群众以编织簸箕、背篓来维持生活,勐准组傣族群众以编席子、草鞋维持生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烤烟、茶叶,慢慢地收入增加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随之改变,收入从以前的三四百元到现在的上万元,梦一样的变化。”

说起勐准村的变化,彭开超觉得最明显的还是腾龙组。“全组聚居着59户、226人的拉祜族群众。因为民族关系,他们思想上开放得比较晚,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们转变得最快,可以说是一步就跨进新时代。2013年,我市把腾龙村作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来打造,腾龙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提升了人居环境,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当下,腾龙已经是临沧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了。”

通过父子俩片断式地讲述,勐准村变迁过程的影像日渐清晰起来。多年来,勐准村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相继实施新农村建设、新家园行动计划、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危房改造等,在巩固提升烤烟、油菜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尝试发展旅游业,想方设法拓宽增收渠道,全村发展如飞,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全村已然是一个“令城里人向往的农村”。(记者杨中美张良忠)

  • 上一篇:双江打造茶养生精品旅游线路
  • 下一篇:张云平:做一名保家卫国的革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