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垃圾分类 昆明准备好了吗”系列报道之五 昆明垃圾分类相关部门这样发力
主城区不少于60%的街道、其他县区不少于30%的街道全面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随着《昆明市2019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过去离人们生活似乎很遥远的“垃圾分类”显得迫在眉睫,一时成为街头巷议的热点,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为此拿出重点版面和频道推出系列报道。
垃圾分类方向渐明、思路渐清,如何完成既定目标,昆明各相关部门准备好了吗?近日,记者联系了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及部分县区,来看看他们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打算。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
引入第三方考核县区 6月实施“以奖代补”
垃圾分类是一个全社会的工程,必须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方案》明确,主城区不少于60%的街道、其他县区不少于30%的街道全面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这意味着这些试点区域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分类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要按照大分流、细分类等要求,从前端宣传发动、中间收集运输、末端分类处理几个环节开展,建立完善各项系统。此外,昆明市还将不断完善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在各个环节提供政策保障,并为分类管理规范标准等提供技术保障。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须打造社会动员、社会参与、社会协调的共治共享格局。这位负责人表示,昆明可以学习借鉴上海、厦门等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聚焦城市社区,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同时,各机关事业单位、物业小区、学校带头践行垃圾分类,切实采取各种措施提升群众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度和参与率。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昆明市已印发《昆明市2019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通过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建立定期不定期明察暗访和奖惩机制,按照考核排名对各县(市)区实施“以奖代补”。今年6月起,第三方已经开展按月考核,市城管局将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同步开展月考核、季排名等工作。此外,他们已研究制定了示范片区建设标准、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细化方案等各类规范,待分类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统一相关要求后报市政府审定。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
有害垃圾存储场所较少 需逐步实现无害化处理
垃圾分类可以避免垃圾混杂,将剩下的垃圾通过有效方式无害化处理,这对垃圾减量、资源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方案》,昆明商务部门要牵头加快可回收物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两网融合”,畅通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渠道;环保部门牵头畅通有害垃圾收运处理渠道。
“有害垃圾千万不能乱扔,一定要收集起来投放到有害垃圾收集容器里。”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市对有害垃圾的存储场所较少,短时间内建设相关设施有一定难度,需进一步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力度。在运输方面,还要调整优化有害和可回收垃圾收集线路,配置标识清晰的专用收集车,并由收运部门将有害垃圾交由有处置资质的企业进行专门处置。同时,针对有害垃圾末端处理设施不多问题,昆明还要建设完善的有害垃圾处理系统,基本实现常规有害垃圾的综合无害化处理。
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昆明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影响力不够,宣传教育力度不足,这导致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低,导致居民不知道、不愿意以及不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下一步要循序渐进开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知晓率。
昆明垃圾分类大事记
2015年,国家住建部等五部委将昆明市列为全国第一批2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之一。
2017年国务院要求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46个重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昆明市明确为先行试点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同年,昆明市政府印发了《昆明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按照国务院要求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从2017年起,按年度制定工作方案,逐步推进垃圾分类。
2018年,昆明市在主城区30%街道开展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分别选取了30所学校和医院开展公共机构分类试点,并在党政机关开展强制分类。
2019年,昆明印发《2019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主城区不少于60%的街道、其他县区不少于30%的街道全面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所有党政机关强制分类。
五华行动
组建生活垃圾 分类督导队伍
今年以来,五华区积极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发动相关部门、单位在南屏步行街、翠湖、胜利堂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据统计,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游戏人员达5万余人次。同时,在全市首家推出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通过垃圾分类小帮手等小程序帮助市民了解和宣传垃圾分类常识,提升市民意识。
目前,五华区拟定了《五华区2019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以“政府推动、全面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为原则,通过建章立制、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奖惩结合等方式,分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
五华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五华区将依托社会发动,通过街道、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发动党员、志愿者、机关工作人员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小区、公办医院、学校等强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队伍,打造“体系+运行”管理系统,做好日常监督、管理、考核、检查、培训、调度等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市容环境网格化考评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和年度考评,着力推进五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专家观点
建立激励机制助推初期引导
随着昆明市常住人口逐年增加,垃圾产生量随之增加。为此,昆明的几家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一直在扩容增能。目前,全市日产生生活垃圾6980吨,其中焚烧发电5760吨,卫生填埋1220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面对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分类无疑将消耗大量的社会成本。“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环境保护,涉及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政策制定者应做好长期的应对和准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夏维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垃圾分类的社会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两个方面,在经济上,需要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垃圾处理设施设备,以及运送垃圾的人力资源等,时间成本上则需要全社会为之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他认为这个成本付出是值得的。
“从源头抓好垃圾分类,将有效减少投入成本。”云南京环海洁环境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城矿中心主任刘宇认为,垃圾分类是专业技术活,必然要耗费社会成本,如果居民不从源头分类,垃圾混运过程中,可回收利用的会被污染,也将给再次分拣带来巨大难度和压力。
如何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实施,让居民愿意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夏维勇认为,垃圾分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需要若干年、若干代人一起共同持续来完成。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比惩罚更有利于初期的引导,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从而掌握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记者 宋金艳 实习生 杨秋萍 恭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