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徐守清:56年边疆桃李情
1963年,风华正茂的徐守清从风庆县一中高中毕业后,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奔赴佤山沧源佤族自治县支援边疆建设。时光如梭,转眼之间,徐守清从事民族教育工作已经整整56个春秋了。
1963年11月中旬,因家贫放弃高考回家务农已3个多月的徐守清接到凤山公社传达的“县里决定派一批高中毕业生去支援边疆建设”。在年迈父母的支持下,他来到了沧源支援边疆教育,当时的沧源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像样的办工用具,更没有电灯。县委党校、县招待所的草房里只有竹笆铺成的,上面又铺上篱笆的简易大床(一张床能睡一二十人),大床上面看不到任何行李。全城仅有四幢瓦房,城的周围是平坦的农田,清激的河水从田园中流过,再远处就是长满树木的青山,青山中镶嵌着全是草房的佤族寨子。
因为沧源教师紧缺,县里把他从粮食部门调到教育部门,圆了他的教师梦,勐省区芒怕小学是他初为人师的第一站。当时的芒怕小学,比起内地来根本不像学校,两幢不过30平方米的泥巴墙草片顶的教室里,整齐地摆着4个用4根大竹子做成的高低两层横梁,横梁上面搭上4、5对用斧子劈成的木板架子,听在该校任教的女教师杨惠珍介绍,这就是学生的课桌,那搭在高处的木板是桌子,搭在低处的木板是凳子,一个教室就有两张,能坐20多个学生的大课桌。该校有70名学生,有4个年级分成两个复式教学班,学校位于一个岩洞口,杨惠珍老师开玩笑说如果学生多了岩洞中也可以设一个教室。后来学生多了,这个岩洞真的做过教室。
初为人师又是半路出家,徐守清对教育教学生疏,加之不懂佤族语言,上起课来和平时无法与学生交流,于是他下定决心用他学习俄语的方法学习佤语,把汉语和佤语对应写在笔记本上,一天学一句,天天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过后,佤语的常用语他基本能听懂能说了,坚持数年后,他能与学生和群众交谈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64年3月,徐守清被安排到条件更差更困难的贫困山区班列村班列小学任教,在那里一干就是26年,班列成了他的第二故乡。26年,班列小学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徐守清亲手把它由半日制建成全日制,由单人独校建成联办完小,学生由十几人发展到上百人,教师由一人发展到十几人,校舍由竹笆房变成楼房,全村群众由全文盲发展到有了大中专生。他们有的成为村组干部,有的成为教育科技工作者,还有的成为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1991年9月,因工作需要他离开了第二故乡班列,到勐来中心完小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分管全乡20多所小学的基建和德育教学工作。他以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在上好各年级德育课的同时,走遍了全乡29所学校,了解情况,制定规划,发动群众和师生组织实施,一干又是12年,到2001年他退休时,学校党支部党员由两三名发展到近20多名,全乡各学校基本没有茅草房,学生中涌现出赖宁奖章获得者,教育工会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
徐守清在勐来乡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得到党和人民的好评,曾荣获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县级“关心下一代优秀领导”荣誉称号。2001年,年已花甲的他退休离开了心爱的讲台,按理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可他想到自已身体还好,应该继续为沧源教育做点小事。2007年他倡导组建了“沧源佤族自治县离退休教职工联谊会”,为沧源教育贡献余热。如今,联谊会已整整组建了12年,会员由100多人发展到800多人,他从常务副会长到会长一直承担着重要领导职务,无怨无悔继续发挥着光和热。(作者马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