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最北端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羊拉乡,驻守着一个被称为马背上的派出所,原因是羊拉派出所成立初期,所里只有一名民警、一匹马,很长一段时间里,出警办事都是靠民警的双腿和马匹行走在大山的羊肠小道上,从最北端的登拉到最南端的南仁,民警骑马走一个来回需要10多天,步行就得20天左右,“马背上的派出所”也由此声名远扬。
现在的羊拉,和最远的群众相见只需要一个视频聊天,就可以“面对面”,开着警车也可以当天到达,不再需要用警马驮着干粮、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奔波;民警办公用上了先进的电脑、智能终端,用手机微信就可以做群众工作,坐在办公室也可以掌握辖区情况,不再需要手抄纸写,不需要用警马驮着大堆文件走乡串户;办公场所由原来的土基房变成了楼房,不再像以前一到下雨到处找盆接漏雨,每个民警都有一张床,但马背上的派出所精神却传承下来。
迪庆民警出勤现场 省公安厅 供图
在羊拉,由于村组散落、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老百姓到派出所办事可谓是长途跋涉,可能是凌晨、可能是节假日、可能是周末、也可能是大清早,要让老百姓什么时候来都能办事儿、办成事儿,而且有的老百姓不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经常出现“空手”来办事儿的,且这些老百姓来回跑一趟可能得2、3天,羊拉派出所怎样破解这些难题?
羊拉派出所推出了“5+2、白加黑”的办事服务和派出所运转改革,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只要有群众需要办理业务,民警就“上班”工作。现在的户籍民警曹世星在羊拉派出所工作了2年,他晚上11点为群众办过户口,早上5点为村民开过证明,周末办理的业务比上班时间都要多。
有时老百姓来办事儿的材料不全,又该怎么办?他们的理念是绝不让群众多跑路,为了避免群众办事信息不全来回跑,民警主动走村入户去采集完善信息,白天群众都出去干活,他们只能等到晚上去。通过张贴资料、电话和微信咨询等方式向群众公开户籍业务办理流程、所需材料、便民利民措施等信息……
在派出所建立的户籍微信群里,内勤民警曹世新每天都要解答群众发过来的各类咨询短讯,为了让群众少跑路,曹世新都认真细致回答群众的询问,让他们带齐证件,实现跑一次路就能办理完业务。
在羊拉派出所,民警人均管辖面积达155平方公里,即使是现在,最远的地方出一次警也需要2天……可以说是地广人稀,每个人要管那么大的面积,又要保障社会治安,他们又该怎么办?派出所因地制宜,发动党员群众、信息员、治安积极分子组建起200余人的“红袖标”队伍,形成“派出所+村委会+村民小组+寺庙”的新型立体治安防控格局。
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创建35个群组,实时掌握信息,实现辖区动态管控,真正做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有效化解了边界纠纷,实现辖区内连续5年无刑事案件,每年平均2件行政案件。
羊拉乡边界线长达147.5千米,与西藏芒康、四川巴塘得荣8个乡镇接壤,因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争夺利益问题交织,边界地区草场、林地、水源、地界、虫草、牧场争议纠纷等依然存在。
每到虫草采挖季节,当地群众往往会发生纠纷,派出所民警都要分批派驻到雪山上,他们的工作便要从3000多米的海拔搬到5000多米的海拔,甚至经常在这2000多米的海拔间来回奔波,维护秩序、化解纠纷。
民警们主动邀请采挖虫草的藏族群众,用民族语言给大家谈一谈羊拉的今夕变化,聊到开心处,藏族群众还会拉起悠扬的“羊拉弦子”,与民警们一起唱歌跳舞。
羊拉派出所民警还与毗邻的外省8个乡建立虫草山共管制度,加强边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联合管控、信息共享等。近年来,边界地段未发生有较大影响的案(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化解,真正实现了“民警多握手、群众不动手”。
羊拉派出所先后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公安楷模,云岭楷模,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
云南网记者 赵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