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蕉地里走出来的农业专家——记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伟强

时间:2019-07-27

原标题:蕉地里走出来的农业专家——记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伟强

近日,记者来到河口县,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沿着芭蕉树掩映下的一条小径,走进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一位年过5旬的老人身着灰色短袖T恤,从办公楼门口走来,同行的当地同志介绍说,这就是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香蕉研究中心主任、作物育种与无公害栽培专家陈伟强。我留意到,他的手上满是劳作留下的茧子,看得出,这不是一位“宅”在实验室的农业技术专家。

潜心研究成果丰硕

陈伟强在河口颇有名气。30多年来,他已记不清爬过多少座山,蹚过多少条河,走过多少田间地头,在田间调查、采样,在路上奔波。为了科技事业的兴旺,为了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了边疆地区千千万万少数民族群众能早日脱贫致富,他是以所为家,率先垂范,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艰苦奋斗,刻苦研究,带着技术人员走遍了红河两岸的村村寨寨,多次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在农业科研的道路上,他经历了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但从不气馁、从未放弃。

香蕉是我州乃至我省重要的热带水果,香蕉产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河口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推进香蕉产业,发挥特色优势,做大做强香蕉产业这篇好文章,已经成为河口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大主题。”陈伟强说。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滴水穿石。2010年至今,陈伟强带领香蕉育种团队,主持部、省级课题(或项目)10多个,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香蕉新品种6个(“红研一号”“红研二号”“红研三号”“红研五号”“云粉一号”及“滇蕉一号”),解决了我省香蕉产业发展中育种瓶颈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并在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应用。

目前,香蕉新品种“红研一号”及“红研二号”的推广面积已经达到4000多公顷,平均每0.067公顷增产5%,产值达到了5000元以上,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研一号”成为我国香蕉育种领域首次通过DUS检测的新品种,并获得了农业部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该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红研二号”与南天皇、宝岛蕉及桂蕉6号一起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评估为达到中抗枯萎病水平(为我国目前最高水平)。

陈伟强还带领科研课题组,主持构建了香蕉研究平台及病虫害研究(检测)平台,其中,病虫害研究(检测)平台被我国海关指定为特种林进境种苗定点检疫机构,为我国植物引进检疫做出了重大贡献。2018年,陈伟强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河口原种香蕉新品种红研一号选育与应用》获得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香蕉山地栽培技术》获得云南省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云南省专利奖三等奖。

服务农户致富群众

创新一项科技,培植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是陈伟强坚持不懈的工作信念。他认为,农业实用技术科研成果如果不能与生产相结合,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形不成生产力。

面对取得的成绩,陈伟强没有驻足不前,也没有沉迷于自我欣赏,而是更深刻地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和支撑源于不断地创新,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向更高技术领域迈进。

陈伟强在河口工作时,出任云南省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受云南省科技厅农村中心委托,主编《香蕉科学种植手册》,制定河口、金平两县惠民工程实施方案。同时,还多次出任边境沿边乡镇的科技特派员。为让群众尽可能地享受到科技成果带来的实惠,陈伟强多次到全州各地举办专题培训,把科学技术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农户手中,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服务。

近10年来,陈伟强先后参与“河口县咖啡产业开发与规模化种植示范”“香蕉假茎施肥技术在河口县的示范推广”“河口特色优势产业红心柚的规范化种植与推广”“河口县高原特色油梨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及“河口热带水果庄园发展模式及应用”等多个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为边疆沿边乡镇的农民、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在我省兴边富民等工作中参与举办各类热带水果实用技术培训班约100多期,累计培训农户5000多人次,推广香蕉等水果规范化种植2000多公顷,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我做香蕉研究和推广,只要群众觉得好,可以给他们带来实惠,我就知足了。”陈伟强说。由于工作出色,业绩突出,2013年12月,陈伟强被原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称号。(记者 黄传龙)

  • 上一篇:提质增效 再续“建烟”之美——聚焦红河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系列报道之建水篇
  • 下一篇:泸西着力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