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海:守住历史文化名城的根脉与灵魂
夏日,阴雨绵绵,雨中的通海古城别有风韵。
走在青石板路面,听潺潺水声,看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逛街道两旁的小商铺,在细雨声中,青砖灰瓦低吟着历史,交错的巷道贯穿古今,绕着聚奎阁看四方的街道,古人设计古城的智慧让后人看到了历史的延伸,恍若置身历史长廊中。行走在通海古城,浓郁的文化气息铺面而来,路过老宅,哪怕是一幅对联也能让你驻足品味。
聚奎阁
自2004年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通海县重点保护各个历史时期珍贵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历史要素,使历史文化通过古建筑得到传承,让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发扬。古城为后人留住了乡愁,为后人守住了历史文化的根脉与灵魂。
在经历了一次现代意义上的“变形”之后,通海古城似乎找回了遗失的精神气象,修复了符合它自身传统“旧”的文明景观。
历史悠久秀甲南滇的古城
这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漫步通海古城,行走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里,古朴的老宅历经岁月沉淀,静守街巷两旁;城中泉水涓涓,优雅别致,古城的灵性和神韵让人流连忘返。在通海,随处可见四合院、牌坊、文庙、古寺、宗祠等建筑,这些古建筑数量巨大、建筑风格多样、造型壮观而闻名遐迩。
街巷不宽,但正好符合游人的心意,没有车来车往,只有漫步的惬意。
通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杞麓湖畔生息繁衍。唐代南诏开“通海城路”,置通海镇,设通海都督,统摄滇南地区,启通海人文之风。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三十七部,起兵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大理国,通海属大理国领地。宋代,大理国在滇南置秀山郡,通海是郡治所在地,为滇南军事、政治要地。元代设临安路,通海为路治所在地。至元十三年(1276)建通海县,置河西州,后又在河西北境之曲陀关置临安、元江、广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明代置通海御,在通海“戍兵屯田”。1949年12月,通海、河西和平解放。1956年原通海县、河西县合并为杞麓县,1958年仍称通海县至今。
而今,通海古城共有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保存有大量建造于明清至民国年间的集中成片的历史建筑。2015年省人民政府公布“旧县”和“御城”历史文化街区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旧县历史文化街区是明代通海“一地三城”城市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完整的历史街巷体系,建筑风貌品质较好,门楼、细部雕刻等细致精美。御城历史文化街区建立于明代洪武年间,原先是一座典型的军事城堡,与自然形成的旧县体现了完全不同的形态特色。御城的城市形态体现了明代云南守御城的特点,御城中心的聚奎阁是通海的象征,清代“裁御归县”后,御城也成为城市的重要生活场所。
聚奎阁仿佛通海之“心”,聚集了通海人的乡情乡愁。
历史上的通海,内修文化,外开商埠。历史上商贾云集,来往货物多集散于此地,无论是手工业、加工业都很发达,且技艺精湛。现如今,除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完好,通海更让人羡慕的是拥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清康熙通海县令魏荩臣撰写的《新修通海县学宫牌记》里,赞通海“地灵而人杰,前明迄今,科甲蝉联矣,文章炳辉矣”。中原文化与云南地方文化在通海的融合,使通海在明清时出现了经济、文化、教育的兴盛,文采风流,人才辈出。康熙时云南按察使、江苏人许弘勋所称“秀甲滇南”,乾隆时通海知县朱阳所题“礼乐名邦”,光绪时云南总督、广西人岑毓英所赞“冠冕南州”,对通海的道德风范、文化教育、湖光山色给予了高度评价。
通海古城
历史文化名城的根脉与灵魂
“秀甲南滇”牌坊
通海古城素有“秀甲南滇”之称,作为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城,带着历史的印记,留住了古城的根脉。通海“旧县”和“御城”两个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保存较佳,街巷格局完整,大量传统民居保存完好,现存历史建筑包括秀山古建筑群、通海文庙、聚奎阁和200多处规模完整、品质较高的民居建筑。目前通海县政府已公布103个院落民居建筑为历史建筑,其中有8个院落为明代建筑。此外,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秀山古建筑群,完整保存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历史建筑,充分展现了从宋至清各个朝代彼此不同的建筑形式、建构技艺、建筑风格和时代特征,被称为“古建筑大观园”。
据通海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波介绍:
通海县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山古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9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5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65项,在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当中,以宋元明清为代表的建筑为代表。
众多的古建筑群以及整体风貌保存较好的古民居,让通海古城的根脉得以延续,当这些古建筑被认定为文保单位后,保护与传承更是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匠人们反复捶打银器的敲打声中,时间悄然流逝,。
在通海,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在考古出土的文物里、在前人留下的字画里、在悠久的文化民俗中……
通海县文物众多,有新石器时期遗址3处,贝丘遗址3处,春秋战国至明清古墓群、古建筑遗址16处,古祠堂庙宇300多座,古民居300多所,有价值的古碑刻68通,古匾联160多件。
贝丘遗址出土的陶器
通海县原文联主席林启龙告诉记者:
在历史的长河中,通海是一个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地方,老百姓也很有文化,“堂前无字画,必是俗人家”是最好的印证,家家都悬挂字画,文化已经深入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心里。此外,通河两县历史上曾出过4个翰林、44个进士、605个举人,并且是官方认定的“礼乐名邦”。
在众多文物中,前人字画最能体现通海厚重的文化积淀,通海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波说:
“通海县文物管理所馆藏文物有4000多件,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民国时期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比较有特点的是馆藏书画,有1000多件。通海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明清以来,社会稳定,书画创作比较昌盛,所以保存了大量的馆藏书画。”
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诗、匾、联、碑,为风光幽美的秀山增添了文化底蕴,使其跻身云南四大名山之列;通海女子洞经古乐、高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论是出土文物、前人字画,秀山匾联、还是文化遗产,这些独有的文化传承正是通海古城灵魂所在。而近年来随着政府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让通海古城的文化之魂更加生动丰满。
保护城市根脉留住古城乡愁
仲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通海古城文献里26号的孙氏老宅,而今这里已然从老宅变身民宿,依然古色古香,在绿植的装点下古朴、别致,民宿吸引了不少住宿的游客,有了人气,老宅又换发了其昔日的容光。
孙氏老宅而今已变成民宿,体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
这座孙氏老宅,已经传了二十二代,如今产权为五家人所有,多年来只有孙崇发老人和老伴两人居住,老宅多数房间处于闲置状态,一直未得到很好地保护。
近年来,在政府的倡导以及相关政策、资金的支持下,孙氏第22代孙孙秀丽租下了其他房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老屋进行修缮,同时开起了民宿。而今,民宿生意还行,节假日全部房间都会被订满。在孙秀丽看来,将老宅打造成民宿,既保护了老宅,让它能代代传承下去,个人又能有一份收入。
将闲置的老宅修缮投入使用,让其既得到保护又能发挥其作用,这是如今通海县保护古民居的一个路子。在政府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下,一批像孙氏老宅这样的古建筑得以更好地修缮以及开发利用,让古民居在保护中开发。
修缮后的老宅,在绿植的装饰下格外典雅、古朴。
通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从刚说:
“通过近十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和保护,通海一直秉承一个理念,就是保护过程就是申报的过程,申报的过程也是保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入的挖掘了通海的历史文化价值,理顺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在古城,找一家小店铺,惬意地休闲,与朋友聊天,或是拍张照片,都会是出行的美好回忆。
灿烂的笑容总给人愉悦的心情,在雨后的通海古城,这样的笑容或许是给人的一份惊喜。
李从刚告诉记者,历史文化名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这些年的保护,古城初步展现了它的历史风貌,为通海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如今通海的老百姓已经积极参与到了古民居的保护过程中。此外,在古民居的保护过程中,精通传统建筑的木工师傅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永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资玉明经手了近百所老宅的修缮工作,资玉明带领其团队,秉持修旧如故原则,承接了许多传统民居的建设和古建筑的修复工程,让通海传统民居得以保护传承。
夜幕中,在斑驳的灯光下,街道安静、祥和。
通海古城保护的脚步一直未停止,并且在加速:
2000年开始,在各方的关注下,通海加快对老城的保护;
2004年,通海古城被云南省政府认定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2005年,通海制订了东提西扩的方针,东边老城予以提升、修缮、保护,西边扩建新城;
2009年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5年,通海“御城”和“旧县”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古城水系恢复;
2018年河西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在通海古城,若是你留意,你会发现与它气质匹配的盆景也是通海古城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记者熊长青邓星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