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矣树兰:逆境自强育儿成才
今年暑假,读大学的女儿施然一回家就帮着母亲矣树兰做起农活。玉溪日报记者沈阳摄
放暑假了,在兰州大学读书的施然一回到家就帮母亲矣树兰采收烘烤烟叶。女儿的到来,不仅让身挑家庭重担的矣树兰轻松了些许,更为独守山乡孤宅的她带来了久违的快乐。然而,当记者提出采访矣树兰自强脱贫的事迹时,这份难得的快乐淹没在了泪水中。
尽管矣树兰一再谦逊地说:“都是些小事,不值一提。”但回忆起中年丧夫拖儿带女身陷凄惨境地,十余载抗争命运绝境图强的经历时,如同扒开她身上一道道正在愈合的伤口,这位坚强的母亲疼得撕心裂肺。
2008年和2009年,对于红塔区小石桥乡玉苗村委会三组的矣树兰家来说可谓是祸不单行。丈夫和公公相继因病去世,这个家留给她的是家徒四壁外加为丈夫和公公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外债。看着13岁的儿子和9岁的女儿,矣树兰肝肠寸断。
“最艰难的时候,烤烟还没卖得钱,家里没什么吃的,我只能让施然早早去学校吃不要钱的营养餐。”矣树兰看着一旁低头分理烟叶的女儿泪眼婆娑地说,“她哥哥施贤在北城后所中学读初中,每到星期天回学校的时候,我只能走路送他到江川安化坐车,然后让他自己从江川城转车到红塔区。”
说起生活的艰辛,矣树兰觉得最对不起的是膝下的这对儿女。自从丈夫去世后,兄妹俩从未买过一件新衣裳,哥哥穿的是好心人捐赠的衣服,妹妹则穿哥哥穿小的衣服。每到假期,兄妹俩白天要下地干活,功课只能晚上做。
2016年,小石桥乡打响脱贫攻坚战,矣树兰家被评定为玉苗村委会首批建档立卡户。产业扶贫、生态补偿、社保补贴以及政府贴息扶贫小额贷款,贫困家庭学生困难补助,生源地助学贷款……当扶贫政策的阳光照进这个不幸的家庭时,让矣树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2018年,因小学教学点收缩,矣树兰原来打工帮厨的玉苗小学并入乡中心校。为了不让矣树兰失去这份固定的工作和收入,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积极协调,让她转入乡中心校食堂继续打工帮厨。当来自四方八面的帮扶之手伸向这个不幸的家庭时,让矣树兰坚定了脱贫的信心。
“打铁要靠自身硬”,这是矣树兰对自己常说的一句话。生活的不幸没有击倒这位坚强的母亲,懂事勤奋的儿女让她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凌晨四五点,当别人还在熟睡时,矣树兰已经在田地里栽烟种菜了;早晨六点半准时到学校食堂做早餐,九点多赶回田地浇水施肥;十一点回学校做午饭,下午两点到田地里做活计;下午四点半在学校做晚饭,傍晚六七点忙完田地里的活计才回家。
为了兼顾打工帮厨和栽田种地,为了不再让儿女冒雨走路赶车上学,矣树兰不仅学会了开三轮摩托车,还在年近五旬之时拿到了汽车驾照。由此开始,矣树兰更像一台高速旋转的引擎,在玉苗到小石桥的这段山路上载着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前行。
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矣树兰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十余年坚守自强的信念,勤劳奋进,矣树兰不仅还清了20余万元外债,还将儿子供上了研究生,把女儿送进了重点大学。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矣树兰教育儿女时常说的一句话。家庭的不幸更加坚定了她育儿成才的决心,命运的波折更加激发了儿女逆境拼搏的精神。
2010年,矣树兰把儿子施贤送到北城后所中学补习初中课程,接着又让女儿施然择校北城后所中学读初中。用她的话说,再难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的教育,咬紧牙关也要供儿女读书成人。
2014年,儿子施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女儿施然以629分的高分被兰州大学录取。同年,哥哥如愿以偿地考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一位驻村干部说,聊起女儿被重点大学录取,儿子考取研究生的事,她脸上的笑容就如同雨后的彩虹那样灿烂。
“施贤的本科读的是211学校,研究生学的是动物学专业。施然考取的是985和211学校,学的是新闻专业。”透过如此专业的介绍,看到矣树兰是何等重视子女的教育。听到女儿说将来也要像哥哥一样读研时,她眼中噙满了幸福的泪水:“要是没有两个娃娃,我也坚持不到现在。”
每到假期,矣树兰总会抽空带着儿女到老师家拜访,也去找挂包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以及所有关心过帮助过他们的好心人,向他们表示感谢。因为她和儿女们知道,有了政策扶持和社会关爱,才有了直面磨难的勇气。他们也明白,只有付出勤劳的汗水,全家才能最终脱掉贫困帽。(记者唐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