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穿针引线“绣”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间:2019-08-08

原标题:穿针引线“绣”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傈僳族的传统手工织布技艺。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地的维西县也在经历着一场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以前,维西县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群众常常饥寒交迫,食不果腹。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历届县委、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战,努力发展生产,取得了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的巨大飞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维西县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各项社会事业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上。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相册便可以发现,维西县傈僳族群众服饰上的不断变化,勾勒和展现出的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傈僳族同胞生产生活的发展史和演变史。

维西县是一座以傈僳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边陲小城,居住着傈僳、纳西、汉、藏、白、普米、彝、怒、独龙等十多种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众多的民族文化中,傈僳族传统服饰极具特色,以黑、白、紫红为主要配色,对比强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傈僳族服饰商业化和展演化的倾向也日趋明显,服饰的功能也从曾经以保暖遮体为主要目的,逐渐发展成为了集审美、文化礼俗、民族特色为一体的综合载体。傈僳族的服饰对于傈僳族来说,既是日常穿着的服装,也是节日盛典的礼服。自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傈僳族服饰经历了从采用自种的麻、棉来作为原料纺织而成,到材料质地的划时代改变,这些变化折射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和民生变化的精彩华章。

据介绍,傈僳族大多住在高半山区,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最初的傈僳族服饰是用自己种的麻、棉来作为原料纺织而成,不加染色,非常粗糙。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纺织的原料也不断丰富,加入了羊毛、毛线等原料,服饰颜色,也从原来单一的无色演变为多种色调。如今,服饰内容和搭配也变得丰富起来,增加了“花腊裱”(挎背的口袋)和妇女的围腰,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

58岁的李桂兰是省级非遗项目“维西县傈僳族服饰”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告诉记者,最初制作傈僳族服饰的原材料多选取麻布,工序麻烦且耗时较久,自从她开始学习制作服饰后,为了穿着更加舒适和美观,就经常自己摸索与尝试,她在原有的麻线中加入了棉线和毛线,不仅丰富了色彩和图案,也让整套服饰显得既美观大方,又保持了民族特色,颜色也更加丰富。“我做傈僳族服饰很多年了,以前条件不允许,虽然有很多想法却不敢去尝试,只能做一些比较单一的服饰。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就想着把一些漂亮的、新鲜的图案融入到我们传统服饰中去,没想到这一尝试让我做的衣服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这也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在傈僳族服饰中,“花腊裱”是最重要的配饰,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背一个“花腊裱”,既可以装放随身物品,也可以当做一种装饰,而“腊裱”刺绣图案的美丑则体现了姑娘和妇女的心灵手巧的程度。傈僳族妇女,凭借着自己精湛的刺绣技艺,把生活中所见的花、草、鱼、鸟、蝴蝶、树叶等美好的事物绣成“腊裱”。在女子恋爱、定情、成婚过程中,小小的“花腊裱”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把所有的情和爱、思与恋全都“包”在了里面,成为饱含民俗象征意义的饰品。

“我来到维西17年,从开始接触‘花腊裱’就喜欢上这一独特的民族饰品,加之我本来就是学刺绣出身,我就把所学的刺绣与‘花腊裱’相结合,让‘花腊裱’刺绣更精致,我还采用了蚕丝线刺绣,让图案更细腻,这么多年来出自我手的‘花腊裱’还没出现过同款,可以说每个‘花腊裱’都是独一无二的,从我接触‘花腊裱’开始,材质上有了更多地选择,我采用适合的时装布料与手工织布相结合,加上精细的图案刺绣,既具传统特色又不失时尚。”滇傈秀苑的创办人朱春华告诉记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们经济意识的提高,傈僳族服饰已从最初的自给自足变成了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仅县城就有五六家服饰加工作坊。不仅为手工制作者带来了经济收入,还为许多喜欢民族服饰制作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和学习的机会。

70年来,维西傈僳族服饰的变化讲述着维西人民如何从贫困落后到如今生活的蒸蒸日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思想观念的逐渐开放,民族服饰也从千篇一律变得“百花齐放”,从为了蔽体保暖变得突出个性和美感,背后蕴藏的更是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从温饱到精致的转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燕)

  • 上一篇:维西县尚良聚龙湖酒厂:以酒为媒传播香格里拉多元民族文化
  • 下一篇:小中甸镇特色产业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