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大附近一个拦路配电箱已搬进校园里
记者 宋金艳 摄影报道
云南网讯 细心的市民或许发现,一些散落在翠湖环路人行道上的供配电箱搬家了,当了5年的“拦路虎”或被挪到绿化带,或被移进附近单位,受阻的人行道将在收尾工作结束后坦途一片。随着五华区19个供配电设备迁移工作接近尾声,昨日,记者再次来到云南大学附近供配电设备迁移现场,所涉箱体均已移入云南大学校园内,人行道修复工作将在国庆前完工。五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迁移工作并非只是搬家那么简单,关键要为它们找到安放之所,就拿此项工作的难点重点来说,如果不是征得云南大学的同意,将附近10个箱体迁至校园,这些“拦路虎”将继续影响市民、游客的出行,以及翠湖片区的整体景观打造。
“拦路虎”一走不用人车混行了
昨日,云南大学南门口左右两侧人行道上,两处被围挡的施工工地里,工人们正加紧恢复路面,以便尽快拆除围挡保障人们正常通行。就在本月15日以前,几个硕大的供配电箱像“门神”一样伫立于此。原本狭窄的人行道几乎被全部挤占,过往市民往往无路可走,要冒险走上机动车道,还要不时提防呼啸而过的汽车。
李师傅家住翠湖物资大院,在云大里、翠湖边晨练是他坚持了十多年的日常,这条路成了他的必经之路,然而每次走到云大旁他都要躲过几个拦路的“大家伙”。“早就该搬家啦!”这些“大家伙”影响的不仅是行人出行,还对翠湖周边的景观造成破坏,毕竟翠湖就是昆明的“眼睛”,容不得一点瑕疵。
在云大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杨同学同样对此颇有微词。“刚到云大报道时,我们宿舍几个同学就很纳闷,为啥大门口会有几个大箱子,太影响学校形象了。”
10个供电通信箱“住”进云大里
李师傅口中的“大家伙”就是供电、弱电箱。五华区科信局局长何雍明介绍,2012年,翠湖架空线入地工程实施,电线杆上“蜘蛛网”一样的架空线缆全部入地,让翠湖片区景观大大提升,这些露天箱体则作为地下线缆的“控制室”留下来,最终被留在人行道上,长期影响市民通行。
根据前期走访摸底,翠湖环路周边共有各类供配电设施31个,其中10KV箱式变压器15个,分别位于翠湖东路与圆通街交叉口、翠湖宾馆旁、翠湖北路及云南大学正门旁等;户外计量器16个,主要属于电信、移动、市路灯管理处等部门。设置于绿化带内8个,人行道上23个。“设置于绿化带中的对景观和通行没有太大影响,但大部分供配电及通信设施都设置在人行道上。”何雍明表示,其中,云南大学正门旁的6个供电箱、4个通信箱占用公共通道较为严重。根据实际情况,五华区最终确定迁移条件成熟的19个供配电设备,该项工作在今年5月正式启动,其中云南大学正门附近的10个箱体全部迁进云南大学校园内。
校园景观将尽快恢复
何雍明坦言,为何5年多没有实施箱体迁移,主要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家”来安放,尤其是云南大学正门附近的10个箱体。今年年初,五华区区委书记吕天云带队走访云南大学时提及此事,希望能将附近箱体移进校园,未成想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杨林十分重视,当场表示支持翠湖片区提升改造项目推进,于是双方达成初步共识,将箱体迁移进校园绿化带里,最大程度还路于民。而五华区相关部门则负责将云南大学校园内景观恢复,尽量不破坏原有风貌。
“其实云大旁的几个箱体占地仅40平方米,却严重影响市民出行。”何雍明介绍,捋顺了云南大学周边箱体迁移的前期工作后,他们用了一个月时间开展施工前筹备工作,探明地下各种管线的走向,以及最终确定迁移地点。目前,10个箱体已经全部搬进校园内,被破坏的人行道路面正在加紧恢复,并计划在国庆前完工。此外,散落于仓园巷、翠湖宾馆、石屏会馆旁的9个占道箱体也已经全部迁移至绿化带或不影响通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