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著名诗人余光中今日病逝,享年九十岁。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一生曾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副教授,在教坛上享誉盛名。他早年为台湾新诗流派中蓝星诗社的成员,一生以新诗、散文、评论等作品闻名,多篇作品被选入两岸三地的大学、中学教科书。其中又以《乡愁》最广为人知。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一头
大陆在那头
农历九月九重阳出生的诗人余光中,是“茱萸的孩子”,也被认为是具有先驱性的诗人,在教改中捍卫中文不遗余力,其作品多次出现在近年课本及考题中,像是《等你在雨中》、《寻李白》、《白玉苦瓜》、《车过枋寮》、《听听那冷雨》等皆耳熟能详,也因此存于年轻一代孩子的记忆里;其历经战乱流离,飘泊洋海,他将情怀写就“乡愁”与“乡愁四韵”,令无数人记忆深刻。
余光中的新诗选用字句浅白易懂,描摹景象栩栩如生,而其论战文字却又具浓厚有批判性意味,曾参与现代诗论战与乡土文学论战。回顾文坛,余光中一生获奖无数,作家黄维梁曾称他“用紫色笔写诗,用金色笔写散文,用黑色笔写评论,用红色笔编辑文学作品,用蓝色笔翻译”;其新诗颇具远名,作家陶杰曾称他为用中国文字意象之第一人。
享寿九十的余光中,曾写过新诗《当我死时》,并在文中提到“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等字句,彰显其一生志向及心愿。余光中一生投注文学创作,作品气势始终波澜壮阔,但随着年纪渐增,身型却愈发孱弱,终于还是走向了人生尽头,等待着乡愁再次将他载向远方。
余光中-《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关广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 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