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4月24日电 (记者 陈小愿 张晓曦)“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台湾知名作家龙应台在新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中如是写道。
4月24日,龙应台在台北的发表会现场分享了写作的心路历程。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新书发表媒体茶叙会24日在台北举行。该书包含19封信和30余幅历史照片等,龙应台现场分享了写作的心路历程。
“19封信,是对生命信念的亲身实践,是对上一代的感恩致敬,是对下一代的温柔提醒。有告白、反省、不舍或喃喃自语。”她说。
书中还有30多幅照片,呈现了1925年龙应台母亲应美君出生时列强瓜分下的中国、日据时期的台湾,以及1963年宝岛掀起《梁祝》旋风的景象等。龙应台称,不曾参与的过去,只有透过照片回顾,封装父母的生命记忆,不让他们的故事随风而逝。
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高雄大寮的自来水厂里,在台湾南部的渔村长大。她留学美国9年,旅居欧洲13年,任教于香港9年,是台北市文化局首任局长、台当局首任“文化部长”。
龙应台在发表会现场向媒体展示母亲早年“书包”(图中木箱)的照片。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龙应台表示,在台湾文化环境里,关于生命这堂课上得太少。对生、老、病、死应如何看待,自己太晚学到。人生里面,有些事不能蹉跎。她想告诉年轻读者,现在学还来得及。
龙应台的母亲今年93岁,被诊断出患有失智症已近20年。在长达15年里,龙应台每两个星期回屏东看望一次母亲,无论是在台当官,或是在香港教书,她都坚持。
龙应台认为,如果社会上对生命这堂课有较多的分享,会有更多人意识到父母正在进入“初老”,对生命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而这种成熟,会让自己找到合适的角色。
“不要等到事业成功后,回头来一讲到母亲就要崩溃,要流一辈子的眼泪。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就花时间(陪伴),不是很好吗?”为照顾母亲,去年8月已移居屏东潮洲镇的龙应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