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2月20日電 這個春節假期,單是大除夕至年初三,已經有六十五萬旅客人次訪港,比去年同期升了一成二,其中內地來港旅客更增加了一成四,為狗年旺市開了一個好頭。《星島日報》認為,為迎接旅遊業持續復甦,香港須從多方面突破業界發展面對的瓶頸,把握好從中帶來的商業和就業機遇。
春假數據承接去年旅遊及零售消費行業止跌回升的趨勢,去年全年訪港旅客達五千八百多萬人次,比前年增加了百分之三點二,當中佔整體旅客數字四分三的內地旅客,增幅更達百分之三點九,內地來港過夜客增幅高達百分之六點七,成為帶動旺市的強勁火車頭。今年將有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通車,預計會吸引更多旅客訪港。
旅業興旺,帶來龐大的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是改善民生的好事;不過,如果不及早正視旅遊和相關行業面對的瓶頸,就會因為接待容量不足,流失擴展機遇,並且產生種種影響旅客興致和市民日常生活的副作用。
做好基建和旅客分流
上一個旅業黃金時代,香港就是因為接待旅客的容量不足,導致大量旅客集中在少數旺區,酒店房價大漲,旅客大感吃不消,商鋪大幅加租,逼走了大量供應日常民生用品的小商戶,附近居民抱怨不便。
這個春假有酒店爆滿,其他酒店房間都租出八、九成,商店客似雲來,又開始聞加租聲。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當局須正視旅遊及相關行業面對的瓶頸,做好規劃,擴充容量。以酒店為例,雖然今年續有新酒店落成,但是業界指負荷已接近臨界點,需要繼續增加供應。
當局還須做好旅客疏導的工作,開拓新的特色消費地點,以免旅客過度集中在一些地區,影響居民日常生活。
基建方面,機場第三條跑道姍姍來遲,要盡量提高現有設施效率,而高鐵和大橋年內通車,絕不能重演郵輪碼頭接駁交通配套不足的情況。
解人手荒須縱觀全局
除了硬件規劃,業內面對另一個瓶頸是人力軟件。要擴充旅遊業的接待容量,自然要增加人手,單是一家新酒店便要聘請不少員工,總不能像一些新建公立醫院般,因為人手不足而任由部分房間空置。今天失業率低至百分之二點九,人力緊絀的現象遠比當年嚴重。
當年旅業好景,吸引不少人轉行投身,單以司機為例,不少人都轉去服務旅行團,以至校巴和復康巴士難聘司機;今天司機緊絀現象更加嚴重,近日九巴車禍已經凸顯了問題,的士和小巴更多“超齡”司機,旅遊業在市場搶人,將產生連鎖效應,其他行業人手更為緊張,不獨司機為然。
當局要突破旅業面對的各方面軟硬件瓶頸,不能囿限於針對業內問題頭痛醫頭,還須縱觀社會全局,及早擬訂解決問題的周全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