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恒有餘力 長遠投資與“派錢”并無矛盾

时间:2018-02-23

香港新聞網2月23日電 香港《大公報》23日發表題為“恒有餘力 長遠投資與‘派錢’并無矛盾 ”的文章,全文如下:

特區政府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二十八日(下周三)發表,連日各大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對預算案均提出了不少要求和建議,媒體輿情亦議論紛紛,熱烈程度為過去罕見。

各方如此熱切關注預算案,原因是今年政府收支錄得盈餘已成定案,而且盈餘不是一點點,而是高逾千億元,誇張一點的說一千七、八百億、保守一點的也估算有一千三、四百億,而行會成員兼民建聯主席日前在電台節目中“漏口風”提到一千五百億,相信會是一個最接近真相的數字。

一千五百億的年度財政盈餘,當然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數字,無論是實際經濟效益還是民衆心理影響,都可以大派用場、迴旋舒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雖不至如廣東俗語所說的“有錢使得鬼推磨”,但豐厚的財力有助於辦成一些大事則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面對可能高達一千五百億的盈餘,人人“七嘴八舌”、各方意見紛呈,乃是一個正常的和值得高興的現象。這裡面,除了“趁熱鬧”心理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巨額財政盈餘的得來,不是“天上掉餡餅”,也不光是理財官員的功勞,而是各行各業各階層市民共同辛勤勞動和承擔所締造的成果。其中,構成巨額盈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樓宇買賣印花稅大增,而高樓價的後果不是全民承受、無一幸免的嗎?

因此,面對千億巨額盈餘,如何善用,的確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政府的一大施政課題,這裡面,不僅是一個財富再分配的問題,政府的突破性思維、承擔決心與判斷輿情、回應民意的能力,都將會受到挑戰和考驗。

眼前,對千億盈餘如何運用,從已透露的消息看來,政府將斥重資於改善醫療、教育、“雙創”和基層市民生活的福利開支,以及著力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融合,應已列入未來的增支項目內。而從市民角度而言,對這些推動社會發展、改善基層生活和提高整體競爭力的措施,相信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異議。

然而,在著眼於長遠、投資於未來的同時,對一些短期的、一次性的惠民措施,是否應推行、有無實施的必要,社會上的聲音與政府的初步回應似乎存在不小的落差,這其中,焦點就落在“派錢”二字上。

贊成派錢者認為,盈餘如此豐厚,理應讓民衆分享紅利,而派錢比其他方式更省事、更直接、更有效,既可改善社會氛圍、也可推動消費,同樣反饋經濟;而反對者則強調“積穀防饑”、用得其所和“分光用光”的心態殊不可取。

看來,面對社會上各種不同聲音,對“派”還是“不派”,“財爺”可能要到最後一分鐘才會“撲槌”。其實,逾千億盈餘用於推動長遠發展、投資醫療教育與市民雨露均霑、共享成果,兩者之間并無根本矛盾,只要恆有餘力,一次性開支不影響基本投資建設,派錢能讓市民高興,那派派又何妨!

  • 上一篇:香港商報: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
  • 下一篇:港媒:珍惜香港廉潔制度 勿將廉署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