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6月15日電 香港《文匯報》15日發表題為“引進海外醫護人才 紓解人手不足之患”的文章,全文如下:
政府負責檢視醫療人手的督導委員會昨日發表報告,推算本港醫護人手短缺情況持續,到 2030 年,預計將欠缺共2600名醫護。香港的醫護教育和醫療水平保持全球高水準,醫護人手不足,難免會影響服務質素,亦加重醫護工作壓力。本港人口老齡化已成趨勢,醫護人才短缺、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更突出,單靠增加學額已經難以突破醫護人手不足的樽頸,且遠水難解近渴。當局有必要與時俱進,在做好監管、保證質素的前提下,有步驟、有規範地適度開放外地醫護人員來港執業,緩解人手不足之患;亦可以此引入競爭,持續提高本港醫療服務的效率和服務,照顧廣大市民福祉。
本港醫療人手緊張,公營醫療系統的前線醫護人手更長期“十個煲得七個蓋”,以致市民求診要大排長龍,醫療事故亦時有發生。從數字上看,香港公共醫療撥款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0年前的3.2%,減至現在大約2.5%,比例遠低於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地區,甚至比不上某些發展中地區。今年年初啟用的天水圍醫院,亦因為人手不足而導致服務“殘缺不全”。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若不能改善,甚至更趨惡化,勢必成為困擾市民、增加社會怨氣的大問題。
為解決醫護人手短缺問題,督導委員會的報告提出10項建議,包括挽留現有人手、投入更多資源加強教育培訓,還有吸引非本地培訓的醫療專業人員等。報告明確提出,“政府應積極加強在海外推廣和宣傳有關註冊安排,並主動推行針對性的招聘計劃,吸引非本地培訓的醫護專業人員來港執業。”的確, 本港的醫護人員大多從鳳毛麟角頂尖學生中選拔,不可能大批“生產”,而且從大學到真正執業,培訓一名合格醫護人員需時數年,難解人手短缺的燃眉之急。除了返聘退休醫護人員、加強培訓之外,在做好監管、不降低醫療質素的大前提下,引入非本地醫護人員來港工作,是解決人手不足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徑。而且,通過輸入海外醫護人才,有利促進競爭,提高本港醫療效率和服務水平,對市民有利無害。
其實,引入海外醫護人才來港執業、舒緩本港人手不足的建議早已有之,只是一直不受本港醫護界歡迎,因而推動緩慢,多年來只有極個別海外醫護人才成功來港工作,且受到諸多限制。截至今年1月,只有12名非本地醫生透過有限度註冊在公立醫院工作。昨日督導委員會報告出爐後,醫學會會長蔡堅馬上批評政府的推算不準確,質疑政府想趁機輸入海外醫生。醫護人手不足是很多國家和地區面對的問題,新加坡、英國應對醫護人手不足,一早對外援招手。新加坡設有認可海外院校的清單,清單上院校的醫科畢業生只要符合一定年資及專科資格,便可免試到星洲執業。同樣是專業界別,本港的法律界早已開放輸入人才的限制,如今不論來自什麼司法管轄區的海外律師,只要通過香港律師會或香港大律師公會主辦的資格考試,或滿足相關規定,就可在港執業。因為人才充足,本港也成國際知名的法律服務中心。
相比之下,由於醫學會、西醫工會等業界團體的強力反對,本港聘請海外醫護人才困難重重,本港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積重難返,對保持醫療質素、保障對市民的服務都有害無益。輸入海外醫護人才有迫切性、現實性,本港醫療團體應以醫者仁心,以市民福祉為重,放棄保護主義心態,免市民受醫療人手不足、醫護服務素養下降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