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6月15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15日發表題為“醫護人手短缺 理性討論莫拖”的文章,全文如下:
港府推算未來13年本港欠缺至少2,700名醫護人員,惟醫護團體質疑報告準確性。各方須共同建立討論的基礎,否則問題再拖下去更難解決,各方包括醫護亦只會通通淪為輸家。
醫團均齊質疑 難成討論基礎
食衞局發表醫療人力規劃及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推算到了2030年,除了藥劑師和脊醫可能出現人手過剩,其餘各科醫生至少欠缺1,007人,護士更缺至少1,669人。
報告一出,醫護團體都無獨有偶地質疑報告的準確性。醫學會會長蔡堅指調查只有三成回應,又沒評估私家醫生的能力,欠缺逾千醫生的結論是誇大其詞,質疑政府旨在輸入海外醫生。但負責培訓護士的幾間學院發聯合聲明,質疑人手短缺問題被低估。
報告的準確性備受質疑,很可能令討論無從開始,問題的處理一再拖拉。然而,社會共識是現時本港醫護人手已嚴重不足,不要說和先進地區比較,本港1,000名市民只有1.9個醫生,遠遠落後英國的3.7個、美國的3.3個、新加坡的3個,單看不同公院非緊急的內科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長達63至101周,已知問題已不可不處理。
事實上,有調查顯示公院醫生平均每周工作65小時,有的更曾連續36小時工作,而醫療失誤事故頻仍,醫護便往往歸咎於人手不足,令醫護精神無法集中,以致斷錯症、開錯藥。此當然不能當作醫療事故的擋箭牌,惟隨着人口老化,醫療需求只會有增無減,醫療事故的風險確可能不斷上升。
失公信事故增 醫護亦成輸家
對醫療服務供不應求,政府未來十年已預留2,000億元作醫療開支在硬件上,增建或擴建醫院,但軟件即醫護卻未能配合,如天水圍醫院雖落成但只能提供8小時的急症服務。對如此情況,市民豈能不心焦。
各界與其質疑政府報告的準確性,令問題膠着,不如由醫護團體與政府共同委託具公信力的獨立第三者做報告。報告出台後,若數據顯示人手嚴重不足,中短期需引入多少海外醫護人員,雙方再按此基礎進行客觀和理性討論。
雙方討論要以公眾利益為依歸,切勿重演去年醫委會改革覆轍,醫護團體以自身利益凌駕於公眾利益,拉倒公眾支持的改革法案。若增加醫護人手供應包括引入更多海外醫護人員,繼續一再被無理拖延,公眾固然輸,但醫護團體一再流失市民信任,且醫療事故或將更頻仍,醫護最終也是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