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21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21日發表題為“市場樂觀看縮表 央行嚴陣以待 ”的文章,全文如下:
儲局今晨宣布縮表,因早已進行預期管理,並強調縮表步伐漸進,故市場感到樂觀,股滙債影響不大。但環球央行都不敢掉以輕心,紛築防波堤,此恐非杞人憂天,投資者審慎為上。
儲局汲取教訓 做好預期管理
由於縮表與2008年金融海嘯後量化寬鬆擴表一樣都是前所未有,儲局嚴陣以待,早在半年前已事先張揚很可能在今年底前縮表,尤其前車可鑑,2013年5月時任儲局主席伯南克突暗示停買債,導致美國債息急升、新興市場資金外流、股滙皆跌。
儲局汲取教訓,着力做好預期管理。就像儲局主席耶倫2014年上任後首次暗示會在翌年初加息,但結果要到2015年底才展開金融海嘯後首次加息行動,而加息步伐緩慢,要到2016年底才第二次加息,目的正是避免市場反應過劇。
當經濟復甦,加息又對經濟沒多大影響,儲局今年3月首次提及縮表,表明會循序漸進;6月更公布構思的縮表路綫圖,從每月到期國債和按揭抵押證券的本金中抽走100億美元不再投資,每季再抽多100億美元,直至每月增至500億美元為止。
縮表路綫圖巨細無遺,儲局這樣做是擔心一旦展開縮表會衝擊市場,因量寬所產生的熱錢,谷起全球資產價格,一旦逆向操作,會否推跌股市樓市釀成大禍,此絕非儲局願見。
金管局挾息升 減低熱錢急撤
由於儲局充分溝通,令到市場相信縮表是緩慢進行,加上年底加息風險下降,市場瀰漫樂觀情緒,以致美股屢創新高。惟市場雖樂觀,環球央行卻不敢如此,反步步為營,始終縮表是前所未見,影響也難逆料,如加拿大央行在7月和9月先後加息、中國當局收緊外滙管理與穩定人幣滙率,本港金管局前天亦再發行400億元外滙基金票據。
金管局在儲局縮表前先出招,因擔心市場過分樂觀,無視縮表可能造成的實際衝擊,尤其是美國已加了4次息,港息未有跟加,擔心愈遲加息,倘要追加時衝擊更大,遂透過發行外滙基金票據,抽走部分流動性,主動挾高息口,以免日後港美息差進一步拉闊,觸發徘徊在港的熱錢大規模撤走,衝擊本港樓市股市。
市場和央行有落差,皆因央行從系統性安全看大局,故立場較為保守,預先築高防波堤,惟未必屬杞人憂天。投資者必須保持警惕,密切留意資金流向、滙率和息口變動,勿當沒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