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香港商報:以新思維擴展住屋供應空間

时间:2017-09-21

  香港新聞網9月21日電 香港《商報》21日發表題為“以新思維擴展住屋供應空間”的文章,全文如下:

  香港居,大不易。住屋問題一直困擾本港,表現在樓市價格高處未算高,公屋輪候時間冗長,租金負擔沉重,加深了基層市民的生活困境,令不少弱勢社群居住環境惡劣,條件艱苦。長治久安之道,當然是加快覓地建屋,縮短輪候上樓時間,但現實卻是面臨緩不濟急的局面,因此建立一套過渡措施,以緩解基層市民燃眉之急,確有必要。從政府最近積極推動平租浻房、社會房屋共用,以及研究引入貨櫃組合屋來看,顯然是以靈活思維,大膽提出新方法,采取各種手段應付急升的房屋需求,做到能夠切實幫助市民。可喜的是,政府的種種構思,獲得有關持份者的支持,表示願意合作推行,也說明全香港都有意願共同解決住屋問題。在接下來的土地供應大辯論上,各界亦應以建設性的心態,為安居大業盡上自己的一分力。

  根據政府《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定為46萬個單位,但覓得的土地即使能如期順利建屋,尚有4.4萬夥未有土地興建;而截至今年6月底,最新公屋輪候冊數字為27.8萬宗申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4.7年。基層市民輪候公屋時間越來越長,人數越來越多,也引伸出浻房、板間房及首次置業等問題。

  解決住屋問題需時甚長,由諮詢、土地規劃、開發、房屋興建,一般需要12至15年時間,還未計入工程延期、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在這段時間里,政府當然不能任由基層市民望樓興嘆,在逼仄的居所度日如年,還要擔心會不會負擔不起,以至怨氣累積,因此必須要有短期紓困方案,回應社會訴求。早前,運房局局長陳帆透露,正構思將一些舊樓改為浻房,以成本價租給公屋輪候人士;前日,宣布推出社會房屋共用計劃,平租予正在輪候公屋又住在不適當住房的低收入人士;昨再傳出,社聯積極研究類似貨櫃組合屋的臨時房屋構思,希望明年可提供正長期輪候公屋的單身人士入住。倘若相關構思設計得宜,運作得當,將對緩解浻房戶等基層市民生活困境大有幫助,不少浻房戶均表示歡迎,認為可以為家庭開支幫補不少,足見增加廉價中轉房屋供應,符合社會的即時需求,亦顯示政府積極有為,願意在市民最關心的議題下大力氣,切實解決民生難題。這類的新思路越多越好。

  當然,政府跳出固有框框,研究不同方法,各方面作新嘗試,加快供應房屋進度,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難免會遇上新問題、新困難,需要仔細研究處理。然而要想解決香港房屋緊張,改善基層市民居住條件,就不能有“不做不錯”的心態,此正是顯示政府敢於擔當的時候,民間亦應支持對基層市民可帶來實利的嘗試,給予政府做事的空間。目前,政府的相關計劃獲得多方支持,有慈善基金、地產商、提供單位的善心業主等。事實證明,為市民的福祉考慮,在政府與社會力量的共同推動下,再難的問題也有解決的曙光。增加房屋供應的核心癥結,還在土地供應上,在討論解決“地從何來”的問題時,社會各界同樣應該凝聚共識,趨利避害,與政府通力合作,解決安居問題。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 上一篇:星島日報:貨櫃屋須周詳規劃配套
  • 下一篇:港媒:貨櫃屋可解燃眉之急需要認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