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德勤昨指出,預期截至9月底本港將有106隻新股上市,集資額850億元,按年分別增長49%及下跌37%,集資額高於排行第4的深圳交易所 (約808億港元);加上在今年第四季,本港將有1至2隻來自科技板塊的大型新股上市;同時,本港目前逾180個上巿申請個案,意味更多的中小型新股將支持本港全球IPO市場。德勤維持其對港今年新股上巿預測,料全年共有140至150隻新股上巿,集資1,300至1,500億元,可維持全球前三甲位置。
上市公司以中小企為主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夥人歐振興昨表示,今年香港的新股市場已從藍籌、大型民企或國企的上市首選地,變成中小企的集資地。他指香港首三季的新股集資額只有850億元,與該行年初預測全年1,500億元有相當差距;展望第四季預計還有1-2只大型科技企業新股上市,因此將全年預測降為1,300-1,500億元。另據市場消息指,內地鐵塔公司有機會於今年第四季上市,其集資可超過100億元。
1-9月集資額850億
德勤指,今年1-9月新股集資額將達850億港元,按年下降37%,惟新股數目則大增49%至106隻,主要反映創業板新股數量激增。事實上,今年第三季度的香港主板估值創近年新高,平均市盈率16倍,而上海的平均市盈率為18倍,料香港和上海兩地主板估值差距逐漸收窄。
市場關注有關創新板和改革創業板對香港新股未來的影響。歐振興表示,全球共約200間估值超過10億美金仍未上市的“獨角獸公司”,其中內地擁有約100間,主要為創新科技企業,料香港未來設立新板能後,可吸引內地企業於香港上市,亦較深圳新三板更具潛力。
他續指,創新板不會與創業板構成競爭,因為交易所建議將創業板上市納入範圍,除了創業公司外,還有中小高增長公司,故相信若定位合適,並不存在與不同板塊的競爭,反而每一個板塊均有自己的職責,可吸引不同公司上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