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1日電 據中新社報道,“在我的作品中,的確存在著一些安靜、謙遜的特性。我想也正是這種特性,讓歐洲人把我的作品與中國文化聯系在一起。”著名華人設計師、建築師盧志榮9月29日在北京談到。
當日下午,“盧志榮‘合一’宏觀與微觀世界的緘默”展覽在北京達美藝術中心開幕。展覽為盧志榮融合建築、室內、雕塑、傢具和物品於一體的個展,各領域作品並置,營造出獨特的“合一”境界。此展亦是達美藝術中心的首展,將持續向公眾開放至11月29日。
盧志榮以建築、空間、傢具設計享譽歐洲。他一直以對理念的淨化、詩意的詮釋、細節的關注備受意大利及國際設計界的推崇,是極少數被意大利現代傳統設計界所認可的華人設計師。
盧志榮在香港長大,1988年獲得哈佛大學建築系碩士學位,是2015“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得獎人,他一直以對理念的淨化、詩意的詮釋、細節的關注,備受意大利及國際設計界推崇。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時,盧志榮還獲香港設計中心邀請,獻上設計作品。
他回憶,自己在20多歲時離開香港去往美國求學時,心中最初懷揣的祗是一些和個人有關的希望、夢想。“當時從未有過那種非常崇高的、要把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想法。”
“當你有機會離開一個地方,然後又能以更好的方式回歸這個地方,這樣的自由是應該被珍惜的。”盧志榮說。是時間讓他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圍的環境,並實現自我與環境的“合一”。他沒有要求過自己必須要怎樣做,祗是順應時代,表達內心。
25年前,盧志榮的作品在米蘭進行展出,受到歐洲人的關注。“但當時大家都不是記住我的名字,而是叫我‘那個中國人’。”盧志榮說。
“我試圖理解,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他們會直接將我的作品和中國文化對等起來?畢竟我的作品中,並沒有把中國文化中傳統的龍、鳳元素,或是金、紅這樣的色彩展示出來,他們又看到了什麼呢?”
伴隨這樣不斷地自我拷問與自我理解,盧志榮找到了答案。他認為,自己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是安靜、平和,從不會沖著人們“大喊大叫”,祗會默默地引導人們走近一些、細細觀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自己的作品十分“謙遜”,讓接觸它們的人們也能以同樣謙遜的態度來欣賞。
“我在香港生長20多年的經歷,對我的性格有這些方面的影響。另外,在幾百年前,當中國的文化和手工藝品風行歐洲時,我想歐洲人看到的也是其中的安靜和謙遜。”盧志榮說。
盧志榮表示,正是這種安靜和謙遜的本質特徵,才讓中國文化更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更加具有內在的力量,這是比外表上、更多所謂元素性的東西更加有力的。“安靜和謙遜是中國文化、以及任何一種文化經過沉澱、積累後所體現的本質。”
盧志榮認為,設計不僅僅局限於設計師的身份,更是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設計,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積極、樂觀的影響。
近年來,盧志榮也開始與中國內地的工匠、手工藝人有越來越多的聯系,觀察他們是怎樣將有幾百年曆史的製作工藝傳承到當今一代的。他亦希望,哲學性和審美性能够更好地在融入在這些中國手工藝品中。(張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