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3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政府近年四出覓找土地建屋,亦同時希望打造本港為一個宜居的“易行城市”,近日已正式開展研究,利用地面行人路、行人天橋或行人隧道,讓市民日後便捷地往來灣仔和上環,年底更將揀選兩個地區作試點,研究及試行以創新的方法,締造寫意舒適的步行環境。消息指,特首林鄭月娥下月發表《施政報告》,有機會進一步交代對發展“易行城市”想法,希望鼓勵市民“走出”社區,融入城市生活。
特首林鄭月娥今年在參選特首時曾在參選政綱中承諾,希望能透過改善行人環境及交通狀況,致力把香港建設成“易行城市”(walkable city),盡量發揮香港集約城市的優勢,除了可以減少短途的汽車運用、改善空氣質素之外,亦對市民的健康有所裨益。
消息指,特首林鄭月娥下月發表《施政報告》時,有機會進一步交代對此的想法,目標透過把香港進一步打造為“易行城市”,鼓勵市民“走出”社區,融入城市生活。
前特首梁振英於今年初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時,首次提出“香港好。易行”的主題,重點整恰當局過往為建設“行人友善”環境所做的工作,並計畫以一個綜合及全面的政策和方向,提升香港整體易行度。林鄭月娥去年仍在擔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曾經表示,政府認同推動可步行性的願景,作為高密度國際都市,並說“易行”是可持續發展城市的主要因素,可以提高流動性,對經濟亦有幫助。
據了解,相關工作將會展開,其中運輸署近日正式展開一項名為“港島北灣仔至上環行人網絡連通性研究”,了解如何讓行人更便捷地往來灣仔和上環,兩個位於香港島的繁忙商業地區。運房局在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其研究範圍包括以地面行人路、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等方式加強兩區的連繫度,以及完善兩區現有的行人網絡。
運輸署於今年年底亦會展開“提升香港易行度顧問研究”,於全港選取兩個地區作試點,研究及試行以創新的方法,締造寫意舒適的步行環境,例如在行人路邊設置水霧降溫系統,以及加設飲水機等。運房局表示,在選取試點地區時會考慮各項因素,包括有關地區的人流、交通的情況、主要目的地是否密集和在步行距離內等。
為了進一步改善行人環境,當局也打算繼續在不同地區逐步推展上坡電梯系統各項目、以及高架行人道項目的建造工程;其中,當局準備於今年年底展開研究,檢討和改善有關上坡地區自動扶梯連接系統和升降機系統項目建議的評審機制。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副會長何文堯認為,政府近年在落實行人環境改善措施時,很多時只是針對“點對點”的交通連繫,例如行人天橋和升降機的接駁,盼望當局未來在推動“易行城市”概念時能夠提升層次,讓接駁方式能夠與地區產生互動,為市民帶來有趣的步行體會。他以通往半山的電梯系統為例:“這項工程當年可謂無心插柳,但卻是一個十分成功的案例,因它串連起當區的不同生活元素,每段路也有不同變化,為乘搭的市民和遊客帶來有多姿多采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