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4日電 香港《商報》3日發表題為“跨境交通亟待加強完善”的文章,全文如下:
金秋十月,恰逢國慶、中秋雙節來臨,內地假期更長達8天,往來香港和內地的旅客人數猛然大增,這無疑給兩地跨境交通造成了很大壓力。而受廣東交通不暢,這兩日出現的跨境巴士取消或長時間塞堵於路上,給大量乘客造成不便和出行困難的問題,也反映出本港在跨境交通基建設施以及溝通協調上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必須加強和完善相關硬件軟件,積極開通更多跨境交通方式,讓市民和游客有更多的出行選擇。
據香港入境處出入境旅客流量數字統計,10月1日香港出入境人數迎來高峰期,其中香港居民當天出入境總人數達495926,內地訪客出入境總人數343732。這當中絕大部分人是選擇通過陸路來往香港與內地,而目前香港連接內地的公共陸路交通方式除了地鐵,就是跨境巴士,再加上地鐵線也只能滿足來往深圳的旅客需求,跨境巴士線路是連接香港與其他城市的唯一選擇。
因此,每逢重大節假日,跨境巴士便是供不應求,難以滿足出行需求,如果再遇上內地交通堵塞,就會出現這兩日我們看到的“癱瘓”現象:車子堵在路上,時間翻倍遞增,由原本的2、3個小時到要花費十幾個小時,例如,香港前往三水由原來的3小時居然增至20.5小時!更嚴重的是,由於廣東多條高速公路擁堵情况嚴重,跨境巴士10月1日不得不臨時直接取消200班次,導致乘客無法按期出行。
今次出現跨境巴士取消、堵塞在路上,造成大量旅客被困,直接原因確實是由於廣東的高速公路擁擠所導致,而深層次問題我們也不得不反思,是否本港應該多增陸路交通方式,可以避開擁擠,或者分散旅客流量,才不至於遇到前方擁堵,乘客也只能硬着頭皮去選擇這唯一的跨境巴士;而跨境巴士負擔重,也只能束手無策。今日問題暴露出本港陸路交通方式太過單一,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香港和內地來往需求,所幸的是,港府已在積極開拓新的、多樣化的跨境交通基建來完善交通網絡。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在緊鑼密鼓建設,將於明年通車;港珠澳大橋也即將通車。這些交通渠道的新增,將會給乘客提供多樣的出行選擇,也能分散交通壓力和流量。特別是萬眾期待的高鐵開通,快速、高效、連接內地各地區的高鐵網絡,加上不堵車的優勢,自然會是人們往來香港和內地的熱門選擇,在遇上如今日這樣的交通堵塞和癱瘓時,市民和游客可以改換高鐵如期出發,同時也能分流旅客。
今日當遇到堵在路上,被迫取消行程,市民和旅客都已意識到多一種交通出行方式的必要性,港府也應由此重視規劃、建設更加多樣化的交通基建,提供給公眾多樣化的選擇。所謂“行”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港府有責任滿足市民的這一需求;“行”亦是旅游、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香港作為國際性的旅游熱門地,應該盡快完善跨境交通,為旅游和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后盾。期待高鐵、港珠澳大橋能如期順利完工、盡快開通,加強和完善香港的陸路跨境交通,期待不要再出現今次的交通“癱瘓”現象!
香港商報評論員趙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