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建築佔新股三成 星馬業界料攻港

时间:2017-10-07

香港新聞網10月6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港股的上市要求令建築業佔盡優勢,今年新股之中,有接近三成為建築股,加上已入表申請上市的32家建築公司,但殼價仍在。業界料星、馬建築股將進一步殺入香港新股市場。

據本報統計,截至今年9月22日,本港新上市的建築企業,主板有17家,創業板有13家,合計佔整體新上市公司數目28%,無論在數目上或比例上,今年均較過去7年為高。

建築新股自2015年明顯增加,而在過去3年,負責建築股上市業務的會計師行之中,德勤參與最多,其次為立信德豪及國衛。對於建築企業紛紛上市,是否“啤殼”表現,立信德豪董事兼審計部業務發展總監林鴻恩指,很難揣測上市目的,因公司不會明言,但承認上市地位的價值是一大誘因。

林鴻恩指,本港上市主要看公司的利潤和現金流,其次是客源、生意額是否穩定,可說是“因緣際遇”下令建築相關行業剛好配合要求,因而催生眾多建築股。

“一個建築項目的合約,銀碼非常大,只需有幾個百分點的利潤,便已輕易達到主板或創板的要求,加上一般合約維期數年,而上市要求最少2或3年的財務數據,這方面又可順利達標。再者,合約多數為政府項目,或者來自大發展商,在應收帳上,較其他行業的合作對象有信用”,林鴻恩續解釋說︰“建築企業在一個項目期間往往需要大量現金支持營運,但這類公司資產少,向銀行貸款的額度不多,令上市集資成為一個選擇,而且所得資金不會造成債務負擔。”

參與最多建築股上市業務的德勤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夥人歐振興指出,建築業界圈子小,群體效應影響大,並說︰“很多中、小建築商經常聯合投標,在大型地產項目,各負責不同工程,他們不單止互相認識,就連實力底細都清楚,因此一家公司上市,另一家眼見對方資金流充裕了,聲譽提升了,做生意方便了,於是也考慮上市。”

至於建築新股有增加的趨勢,林鴻恩則未盡認同,他說︰“近期與行家交流時發現,手上處理中的建築股上市個案比半年至一年前,無咁虛冚”。林鴻恩續透露,“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建築股份有明顯增加,但亦不限建築類,而韓國、日本、澳洲等企業都有,來自星、馬的的確較多建築、基建企業,相信會慢慢感染到其他各種行業考慮來港。”

歐振興亦承認,近期接洽不少星、馬建築股,歐振興指該類公司相告,於新加坡上市,市盈率(PE)往往較低,如5倍之下,香港則有6至9倍,加上香港是中國境外的基建橋頭堡,希望沾染中國的基建利好政策,如“一帶一路”等,對其公司業務有利。

林鴻恩形容,“現時才剛‘做開了口碑’,熱潮未過,他初步計算手頭上涉及外國企業來港上市的工作量,比去年同期多了一倍,預計會“愈來愈旺”。

  • 上一篇:邱騰華將前往摩洛哥出席世貿非正式部長級會議
  • 下一篇:港府:外國議會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內部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