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香港社會關注施政報告改善民生福利

时间:2017-10-13

香港中通社10月11日電(記者 卓隆)“要成為受市民愛戴的政府,我們要做到‘以人為本’、無微不至。”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在改善民生福利上打出了政策“組合拳”。對此,香港市民表示歡迎,有學者認為政策“接地氣”。

利民措施方面,林鄭月娥“破天荒”建議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指定水平的市民提供交通費用補貼。建議將開支水平定於400元(港幣,下同),政府會為超出水平的公共交通開支提供25%的補貼,補貼金額以每月300元為上限。估計超過200萬市民受惠。

從事酒店業的林小姐家住新界粉嶺,每天到香港島灣仔上班,每月的交通開支超過800元。她相信,計劃正式推出後,每月可獲約150元補貼,“雖然這只是小小的補貼,但看得出林太(林鄭月娥)明白小市民的生活壓力,做法創新,值得欣賞。”

在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加強支援有經濟需要的在職家庭,大幅改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降低申請“門檻”,調高津貼金額。

劉女士一家三口居住在九龍深水埗一個“劏房”(分間樓宇單位)內,丈夫從事建築工地散工,過往因收入、工時忽高忽低未能參加計劃。根據施政報告的優化建議,劉女士一家相信明年可參加計劃。

當得悉將可受惠此項津貼,劉女士笑逐顏開,但她開心的並非因自己口袋每月多獲2000多元,而是可讓5歲半女兒報讀學校的興趣班,“以前沒有多餘的錢,不敢讓女兒報讀興趣班,很擔心會影響她的競爭力。”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認為,這份施政報告在改善民生福利方面很務實、“接地氣”。其中,特區政府提供長途公共交通費補貼,一方面紓緩低收入人士長途公共交通費的負擔,另一方面可以推動他們到較遠的地方就業。

葉兆輝指出,特區政府改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進一步放寬讓“一人住戶”申請,針對了香港家庭結構的轉變,更有效鼓勵單身人士就業及自力更生,並提高計劃的公平性。

醫療方面,本屆特區政府將“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包括成立“基層醫療發展督導委員會”,全面檢視目前基層醫療服務的規劃,制定發展藍圖。同時,計劃在兩年內設立嶄新運作模式的地區康健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校友事務)李子芬表示,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是非常好的方向,具前瞻性。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推動基層健康至為重要。鼓勵市民預防疾病、加強健康,有助減少住院需要,長遠減輕政府的醫療負擔。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認為,林鄭月娥與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過往均涉足社會福利工作,明白社會上不同弱勢群體的需要,願意採納業界意見,例如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期望中心結合社福界、病人組織及醫護界的力量,讓長者、長期病患者和殘疾人士受益。

蔡海偉期望,特區政府切實地落實政策措施,香港巿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貧窮問題得到解決。(完)

  • 上一篇:林鄭月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一帶一路"是香港經濟新引擎
  • 下一篇:港特區第六屆區議會將增設21個民選議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