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11月22日香港報章社評

时间:2017-11-22

香港新聞網11月22日電 中央官員星期四來港,向特區高官講解十九大報告。

《大公報》社論指,對港人社會來說,了解國家發展主流大局、抓住國家大發展這一不可錯過的機遇,則是聽好宣講的最大目的和收穫。從政治、經濟層面而言,中央宣講團不啻是 “送經上門” 、“送錢上門”,特區政府和港人社會只要認真重視宣講團的到來,認真聽取和思考十九大對國家和特區帶來的巨大促進作用,則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就不僅不再是什麼難題,相反還會是一件非常精彩和令人振奮的樂事。讓十九大精神通過宣講活動普及全港,實在是一件極有意義的好事。

水務署初步調查相信,葵青及荃灣區食水異味來自維修荃灣配水庫地台時所用的揮發性物料。

《頭條日報》社論指,今次兩區食水有怪味,嚴重性較鉛水事件低,但反映官員處事不周全。處理食水,必須萬分小心。不怕一萬,最怕萬一,有任何疑慮,必須防患未然,明知配水庫工程可能釋出污染物,為何不停止配水庫供水?確保供水絕對安全,而選擇冒險一邊做工程另一邊供水!結果搞出大頭佛。公眾期望官員經一事,長一智,在以後處理與市民健康有關的事務,必須以安全第一為最高行事守則,不能採取僥倖心態。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昨公布世界人才報告,香港排名全球十二,較去年下跌兩位。

《香港商報》社論指,比拼經濟,最終就是比拼人才,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香港要開放大門歡迎人才,加強人才的磁石效應,必須改變心態,不能排斥非本地人才。始終,經濟發展絕不是零和遊戲,人才到來不必然會搶去本地人飯碗,而是能創造飯碗,惠及香港經濟。試問,誰又抗拒Bill Gates、Steve Jobs、以及馬雲、馬化騰等人才來港發展?保護主義即使真箇保住飯碗,但要創造更多及更好的飯碗,終究王道還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擁抱人才。(完)

  • 上一篇:政府官員深入了解十九大是必要之舉
  • 下一篇:11月22日香港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