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1月30日電 港新身分證9招防偽拍卡過關、息魔迫近IMF鳴警樓市風險、北韓導彈可襲美全境,成為港報今天頭條新聞。
《明報》報道,現有智能身分證使用達14年,入境處將於明年第4季起分批為全港市民更換第二代智能身分證,料耗資14.6億元。保安局昨提交的立法會文件指出,新證有9個防偽特徵,如利用特製物料在卡上加設橢圓形“透明窗口”,另印有“香港”及“HONG KONG”的觸覺浮雕特徵及紫外線維港煙花圖案;日後巿民亦可以拍卡的模式,使用新證自助過關。
《頭條日報》報道,智能身份證使用逾十年,須更新以提供防偽特徵。政府擬於明年第四季起分階段為全港市民更換新的智能身份證,證內新晶片將記錄持證人的數碼容貌資料,供日後應用於容貌辨識。有專家指出,容貌辨識技術可以加強識別持證人的身份真偽,亦可防範證件遺失後,給居心叵測者用作不法用途。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樓價持續上升十多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訪港後發表初步評估指出,香港樓價被高估幅度上升,認為香港應維持現行方法壓抑熾熱樓市,當局並可分階段取消按揭貸款利息的稅務扣減安排,以免刺激房屋需求及鼓勵槓桿。不過,若日後系統性風險減退,當局應逐步取消買家印花稅及雙倍從價印花稅。
《大公報》報道,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持續面對上升壓力,惟長息和短息的走勢迥異。期限長於1個月的Hibor繼續緩慢攀升,1個月Hibor昨日報1.003厘,是2008年12月以來首次升穿1厘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不少新造按揭貸款採用浮息制,家庭供款負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仍然偏高。如果樓價無序下跌,負資產效應將會嚴重打擊個人消費,甚至觸發樓價、償債能力及消費連環下跌的惡性循環,最終拖累經濟增長,進而影響銀行資產負債表。IMF同時提示四大風險,包括樓價下調、環球金融收緊力度大於預期,內地經濟調整失衡,以及跨境融合倒退。
《香港商報》報道,特區政府新聞處昨發布消息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代表團在其最新評估報告中表示,香港具備充足條件應對各項挑戰。IMF報告指,香港經濟短期內仍維持強勁增長動力,預計2017年全年經濟增幅將升至3.5%,并在2018年保持逾2.5%的強勁增長,高於2016年的2%;惟長期而言,仍有可能出現結構性赤字,港府應盡早推出相關應對方案。對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歡迎IMF再次肯定香港前景,他相信在內地引擎作用下,香港於“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可擔當獨特角色,這將為香港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新動力。
《文匯報》報道,根據房委會最新完成的公屋申請者統計調查顯示,截至今年首季“配額及計分制”下的單身申請者中,30歲以下申請者具專上或以上教育程度佔總數73%。此外,去年二月至今年三月,有61%新登記單身申請是以30歲以下的學生身份申請。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香港樓價持續熾熱,年輕人置業難,令不少人一夠18歲便申請公屋。他認為,要解決當前歪風,政府必須開發大幅土地建屋,而非見縫插針式建屋。
《AM730》報道,北韓導彈射程首次覆蓋美國全境,甚至全球大部分地區。平壤於香港時間周三凌晨再試射導彈,飛行約53分鐘後墜落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導彈飛行高度屬歷次試射中最高,專家推算其射程幾乎覆蓋全球。北韓領袖金正恩隨即宣布已完成“國家核武建設的歷史大業”,料其不久將再作核試。美日韓俄齊聲譴責北韓威脅全球安全,中國外交部亦稱嚴重關切及反對,強烈敦促北韓遵守安理會相關決議。屢與金正恩隔空對罵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我們會處理”。
《信報》報道,年尾效應加上市場預期美國12月加息勢在必行,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持續走高,與供樓按揭利息掛鈎的1個月拆息連升5個交易日,昨更是自2008年12月以來首次更升穿1厘水平,報1.00304厘,較周二(28日)升0.04197厘,相比今年中的低位更上升0.65厘(1.85倍)。有分析認為,1個月拆息至年底可能升至1.2厘水平,意味市民的供樓負擔不斷加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