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2月5日電 中聯辦多位官員強調,憲法是最高法律,沒有憲法就沒有基本法。
《文匯報》社評指,特區政府要肩負起向社會大眾宣傳和推廣國家憲法的責任,要通過宣傳國家憲法在香港特區的最高權威地位,提升香港同胞對國家的認同。過去,香港極少數人只強調基本法而忽略國家憲法作為根本大法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對法律知識的膚淺和謬誤,錯誤解讀香港法制和香港法律權力來源;尤其是要澄清反對派長期以來灌輸的一些錯誤觀念,讓社會大眾廣泛提高對憲法的了解,全面強化憲法觀念。
美稅改掀減稅潮,港宜反守為攻。
《經濟日報》社評指,隨着美國通過稅改,各國或爭相減稅,香港減稅是理所當然。惟香港稅率已相當低,減稅空間有限,故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議將企業首200萬元盈利的稅率降至8.25%,主要針對中小企和初創企業,對爭取跨國企業的助力不大。港府有必要設法提供其他優惠,吸引外資來港投資和讓本地企業增加投資。面對環球減稅潮,香港低稅優勢不再,時間也愈來愈少,港府宜以新思維尋求應對方法,一有共識須盡快落實,還要反守為攻,藉稅務優惠吸納人才和產業落戶香港。
香港田徑隊跨欄女將呂麗瑤一個“ #MeToo ”,在社會掀起巨大迴響,引發關注性侵問題的討論。
《明報》社論指,自揭傷疤並不輕鬆自在,當事人公開性侵遭遇,只求公眾關注問題,既沒有點名指控,也沒要求輿論公審,社會應該以同理心體待,胡亂猜測質疑動機,對當事人不公道。呂麗瑤遭遇性侵時,僅是一名初中生,未成年人士遇事畏縮不敢向人言,應得體諒同情,社會應該趁此機會,關注性侵問題的普遍程度,聚焦討論保障兒童免受侵犯。有些人上綱上線,揚言“香港女生一句性侵指控隨時毁人一生”,將事情當成是一場“港男港女”之間的性別戰爭,既不反映現實,也扭曲了“ #MeToo ”運動的原意,對提升社會意識向性侵說不,更是毫無幫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