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2月6日電 香港《商報》6日發表題為“港企須加快創科轉型”的文章,全文如下:
香港創科發展出現一個很好的信號——香港工業總會昨日發表一項問卷調查結果,近八成港企預計會在未來三年增加研發開支,當中研發開支平均增幅料為18%,而且表示將縮減開支的企業是零。比較去年的同類調查顯示,只有六成港企計劃增加研發投放,情況明顯獲得改善,亦反映越來越多港企認識到了創科之重要,香港創科發展可望更上層樓。
的確,在自由市場下,港企紛紛用腳投票,真金白銀加大研發投放,既表示市場對港創科前景的高度信任,而這種眾志成城的信任亦勢將進一步推動創科向前發展。值得留意的是,今次調查乃在9月至10月期間進行,亦即在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之前。換言之,早於政府宣布循八大方面鼓勵創科發展,港企便已決定增加研發經費。可以預期,當相關政策預期和效果得以發酵,港企投資創科的熱情必更熾熱,今日實況必較上述滯後調查數據更加令人雀躍。
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整體研發開支及研發人員數目持續增加,在2011年至2015年間,兩者便分別大增30%和15%。然而,目前本地研發總開支仍僅相當於GDP的0.7%左右,這不單比世界平均的2.2%為低,也遠低於區內的日本(3.3%)和韓國(4.2%)。未來,施政報告提出將研發佔經濟的比重翻倍,幅度固然難以言小,惟增至1.5%之後,依然跟其他地方存在頗大距離。的確,作為推動研發的三大力量,近年增長均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政府兩個方面,反之工商機構則相對落後,情況絕對值得各界正視。
工總今次調查,多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線索。結果反映,港商的研究活動較多涉及內地,當中83%研發人員都在內地聘用,其次是海外人員的12%,香港人員則只佔5%,這難免會對上述數字構成影響。背後一大主因,乃是香港人才供應不足,逾三成港企便指未能聘到足夠研究人員,平均尚欠7名人員之多;也就是說,港企並非沒有研發需求,而是本地沒有足夠研發人員,以致不得不假手外求。然而,兩地研發人員及研發活動得以加強交流,這對香港創科發展來說始終利多於弊,因為,內地尤其是深圳的創科發展一日千里,例如在深圳轄區內的上市公司總市值日前就已超過上海,當地創科公司固然功不可沒,好像股王騰訊便是紮根深圳。故此,香港一方面要增加研發人才的培訓與供應,而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與內地合作,亦有利香港搭上內地高速發展的創科列車,好讓彼此優勢互補和發揮協同效應。
過去,香港工業發展裹足不前,說明繼續停留OEM代工時代已經不合時宜;“再工業化”進程要有所推進,透過加大研發來推動創科轉型,從而改變昔日老舊的賺錢模式,肯定才是接通未來的必由之路。現在,香港商界已有增加研發投放的共識,配合施政報告新推的全面支援措施,加上有內地及深圳的強大合作給力,相信在各方共同推動下,香港創科前景必然一片光明,定可收穫分享更好的新時代果實。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