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2月6日電 據中新社報道,由“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DBAR)和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數字絲路”國際會議6日在香港開幕,來自2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約200名學者參與會議。
據瞭解,本次會議為期3天,旨在推動地球大數據服務“一帶一路”區域可持續發展、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地球大數據在跨學科領域的應用研究,為科學家與決策者搭建溝通交流平台,推動DBAR科學議程的實施。
DBAR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介紹,空間對地觀測技術具有宏觀、快速、準確等特點,DBAR則是運用該技術,為“一帶一路”建設和沿線國家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決策支持。
他表示,DBAR自2016年5月啟動以來,通過構建地球大數據平台,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科學、開放和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決策支持,成為支撐和解決區域及全球發展問題的一個創新實踐。
郭華東舉例說,DBAR世界遺產工作組開展的“吳哥遺產地環境遙感”監測項目,利用空間技術在吳哥地區開展遙感考古與植被、水資源等動態監測,為當地提供了全面、充分、及時的信息保障,並為吳哥遺產地遙感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
俄羅斯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外籍院士瓦力裡·邦杜在會上表示,空間對地觀測技術已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現代社會治理手段,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活躍的空間大國之一,為國際對地觀測領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當日,由26個國家和10余個國際組織的300多名專家參與論證、研討和編撰的《DBAR科學規劃書》正式發佈,明確了DBAR的願景、目標及科學議程。該計劃倡導,到2025年,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把地球大數據應用到區域發展、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等各項活動的設計和規劃中。
此外,會議還批准成立了DBAR首批8個國際卓越中心(ICoE),分佈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8個國家,將在環境保護、水資源管理、自然和文化遺產管理等方面開展合作。(記者 殷田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