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2月12日電 香港《文匯報》12日發表題為“加速上市制度改革 把握新經濟機遇”的文章,全文如下:
國際會計諮詢機構畢馬威預計,香港今年因IPO(首次公開發售)集資額下滑而未能蟬聯全球最大IPO市場的寶座;又預料明年引入同股不同權新政策,可望回升至逾2,000億港元。環球上市集資活動正由傳統企業轉型為以互聯網和科技為主的新經濟企業,香港在上市規則改革方面不能落後於人,否則難以滿足市場所需,削弱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同股不同權原則乃鼓勵、推動新經濟的大勢所趨,香港要加快改革進程,確保本港金融市場與時俱進,把握到新經濟帶來的新機遇。
本港IPO金額在2015和2016年連續稱冠全球,但今年將下降33%至1300億港元,主因是期內缺乏大型新股上市。畢馬威雖然樂觀預測,明年香港IPO可重返2,000億大關,但前提是修改上市規則,吸引新經濟企業、創新和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其中關鍵是推進接納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的進度。
所謂同股不同權,意味企業創辦人或主要管理層持有少數股權,卻擁有較大的話語權,從而主導企業發展方向。這是新經濟企業技術密集、知識密集特性所決定的,Facebook、Google、阿里巴巴、百度、360、京東等,均採用同股不同權上市集資。本港尚未實行同股不同權制度,今年頭8個月的科技IPO排名中,本港跌出全球十大,而去年8月已允許同股不同權的新加坡則躋身全球第五,足見此制度對吸納創科巨企、做大金融市場意義重大。
本港對同股不同權的討論,源於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最終因本港不接納,阿里巴巴捨港赴美上市,香港不單與千億上市大單失諸交臂,更錯失利用資本市場推動新經濟發展的機遇。有市場意見指出本港“走寶”。從數字來看,港股“股王”騰訊日前締造單日成交308億港元的歷史,而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近日均成交額折算亦有300億港元上下。騰訊市值3.85萬億港元,阿里巴巴市值3.55萬億港元,兩者叮噹碼頭,若同在香港上市,以後者IPO至今股價上升1.6倍計算,恒生指數肯定已經升破31,958點的歷史高位。
內地新經濟發展的勢頭銳不可當,高增長潛力的初創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估值逾十億美元而尚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勢必成為內地滬深股市,以及本港、新加坡、紐約等境外市場爭取的目標。滬深股市今年集資額高達2,350億元人民幣,是全球IPO一哥,預計明年繼續成為全球首次上市集資額最高的地區。在新經濟快速增長的大環境下,香港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集資平台,必須在市場架構和規管上與時並進,不能故步自封,造成我棄人取的局面。
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面對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善用香港金融市場的國際融資功能,服務國家新時代發展所需,是香港的使命和機遇。香港應積極完善金融制度和監管體系,加速市場改革,努力在新時代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