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2月20日電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屠海鳴在20日出版的香港《信報》發文指出,習近平主席會晤赴京述職的特首林鄭月娥的第三天,國務院港澳辦迅速公布新一批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生活、學習的便利措施,標誌港澳居民在有關方面可以享受與內地居民同樣的待遇。文章說,港澳辦迅速公布便利港澳居民內地發展的新政,說明中央真心實意地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說明十九大報告“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有着深刻內涵,值得認真領會、深入思考。對於香港社會各界和市民來說,可以透過此事,理解“共擔共享”原則的深刻含義,把握“一國”之下的“兩制”相處之道。
以下是全文:
習近平主席會晤赴京述職的特首林鄭月娥的第三天,也即是第二個工作日,國務院港澳辦迅速公布新一批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生活、學習的便利措施,包括“在內地就業的港澳居民享有住房公積金待遇”、“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國家社科基金向在內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港澳研究人員開放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申報”三項新政策。
這三項新政的出台,標誌港澳居民在這三個方面可以享受與內地居民同樣的待遇。令人感動、令人鼓舞、令人期待!可謂:“新時代、新作風;新徵程、新氣象。”
中央真心支持香港乘國家快車
港澳辦迅速公布便利港澳居民內地發展的新政,說明中央真心實意地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發展快車;說明國務院港澳辦及中央部委雷厲風行地落實習主席和中央指示精神,讓港澳同胞共享發展紅利;說明十九大報告“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有着深刻內涵,值得認真領會、深入思考。對於香港社會各界和市民來說,可以透過此事,理解“共擔共享”原則的深刻含義,把握“一國”之下的“兩制”相處之道。
習主席在今年七一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慶典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兩個發展好”的觀點:既要把社會主義的中國內地發展好,也要把資本主義的香港發展好。如何把香港發展好?十九大報告指出:“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習主席同時強調:“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
中共中央委員、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在宣講十九大精神時,對這段話做了解讀。他說,最後一句話指的就是我們香港同胞念茲在茲、多年要求的國民待遇。對於香港來說,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重頭戲之一,就是港人在內地的國民待遇問題,這也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內容。
內地歡迎港澳同胞攜手創業
十九大閉幕後短短兩個月,國務院港澳辦按習主席的要求,公布三項利港利澳的政策措施,這有助於解決港澳同胞赴內地創業就業的後顧之憂。這是對推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好註解,體現了中央對港澳同胞的關愛,彰顯了中央的戰略考量和長遠眼光,對於增強特區同胞對國家的認同,對於推動“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本港市民應該清醒地看到,過去5年,香港保持3%左右的經濟增長率,在世界發達經濟體中業績不俗,但與內地6.7%左右的增長率相比,仍顯得緩慢。中央真心希望香港排除政治爭拗的干擾,聚焦發展,加快發展,與祖國同進步。習近平主席曾用“蘇州過後無艇搭”忠告港人勿失良機;張德江委員長曾說,其他國家和地區要搭乘中國號快車還要排隊,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中央為港澳預留了“座位”。語重心長,字字懇切,讓人難忘!三項新政的出台,再次印證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真情實意。
今年“七一”,習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表示中央有關部門將積極研究出台便利香港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具體措施。中共十九大報告也提出,要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今年8月,國務院港澳辦集中公布一批中央各部門出台的便利港澳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如今,在中央各部門的努力推進下,這三項新政迅速出台。
從習主席首次提出,到三項新政的公布,緊鑼密鼓,說明中央部委落實習主席指示及時到位,效率很高,更彰顯內地熱切希望與港澳攜手,共謀發展。就香港而言,擁有金融、航運、貿易、法律、仲裁、醫療等領域豐富的人才資源,在國家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大背景下,內地省份及許多企業謀劃“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熱切希望引入香港人才,共謀發展。
“共擔共享”理念影響長遠
內地就業的港澳居民享有住房公積金待遇,國家社科基金向在內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港澳研究人員開放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申報,這兩項新政的出台,有利於香港人才向內地流動;國家向港澳及華僑學生發放獎學金,則有助於形成人才儲備。對於香港和內地來說,都是天大的好事。隨着人才流動的“瓶頸”打通,為其他領域的合作做好了鋪墊,相信內地與香港合作的空間會愈來愈大。
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指出:“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首次提出“共擔共享”的理念。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如何與祖國內地相處?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明確答案;以至於出現一些離譜的現象:有的只要“兩制”、不要“一國”;有的片面地認為“除了國防和外交以外,其他都屬於香港內部事務,中央無權干涉”;有的甚至提出荒唐的“中港隔離”、“抗中拒共”等主張,把中央行使全面管治權視為“違反《基本法》”等等。
近年來,在經歷佔中、“旺暴”、“梁游宣誓事件”後,人們對《基本法》的認識漸漸清晰,對“一國兩制”的理解逐步深入,香港各界的共識逐步凝聚,“最大公約數”正在形成,這些變化非常可貴。
而中共十九大提出“共擔共享”原則,不僅是着眼於“一國兩制”的制度安排,更是從民族復興偉業的大視野、大格局、大境界入手,從貢獻與收穫兩個角度着眼,闡明港澳同胞的歷史責任和長遠福祉,站位高,看得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香港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應該認識到,“共擔”與“共享”辯證統一,不可分離。今天的香港已經行了“成人禮”,進入弱冠之年,應該多一些國家意識、民族意識、責任意識,少一些小孩子氣、小家子氣;多一些沉穩與冷靜,少一些浮躁和焦慮;多一些深謀遠慮,少一些急功近利。
應該看到,香港雖然擁有許多發展優勢,擁有良好的經濟基礎,擁有現代化的社會治理體系,但與快速發展的內地相比,香港的“短板”也不少,不可沾沾自喜,更不可畫地為牢。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香港惟有把歷史責任擔在肩上,才能心安理得地分享祖國繁榮富強的成果。
三項新政僅是“融入”、“對接”的開始,在“共擔共享”理念下,可以預言,香港未來的發展空間將更大、路子將更寬、前景也將更加美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