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2月21日電 《星島日報》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來年經濟政策定下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又以防範金融風險作為未來三年的三大重點工作之一,勢將在逐步開放金融市場的同時加強防控,避免國內國外風險因素交加而引發系統性金融災難,打擊實體經濟民生。
今秋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定下了未來三十年的執政路向和指標,明年是開局之年,又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新時代”的強國宏圖,在經濟發展上不強求飛躍猛進,仍以穩中求進作為長期堅持的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一些中央智囊組織,預計明年經濟增長率,會比今年的百分之六點九稍為放緩至百分之六點七,顯示內地經濟縱使面對各種複雜因素影響,並未脫離“新常態”的軌道。經濟增長不再求量不求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按照十九大要求,定下了未來三年的重點攻堅戰,就是防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
免內外因素交加成風暴
至於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的重點,是防範金融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月初發表了為中國經濟把脈的報告,就列出了金融部門面臨的三大不安因素,包括急速膨脹的風險信貸、高風險貸款由銀行轉向體系內規管較少的機構,即所謂“影子銀行”,以及投資者恃着政府會拯救出問題的國營企業,而態度冒進。
除了這些內部因素,美國加息和減稅,導致未來幾年的國際市場資金流動欠明朗,如果大量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回到美國,勢必加劇新興市場金融波動,要是內地風險防範不足,本身已經漏洞處處,結果內外因素夾擊,就可以形成類似二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般的災難。
一些內地企業借貸槓桿率驚人,部分地方政府發債少顧償還能力,中央早已正視其構成泡沫爆破的風險,預計會繼續堅持去槓桿,理順地方債務,以及透過改革,把資金導向實體經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環球資金動向更不確定
中美金融格局是影響香港經濟和市場的兩股最重要力量。中央加緊防風險,港府、港商和港人亦須提高風險意識。總理李克強上星期接見在北京述職的特首林鄭月娥,在提及中央希望港府繼續團結香港社會各界,拓展香港經濟發展空間時,亦提醒香港社會要同時注重防範各種風險。
香港今年經濟表現良好,估計增長達百分之三點七,失業率低至百分之三,市場充滿樂觀情緒,樓市繼續上揚,一些證券行估計,明年恒生指數會突破歷史高位;但是國際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資金劇烈流轉,可能發生在明年,也可能持續醞釀發酵至一、兩年後才發生。中央定下未來三年的防風險工作重點,香港無論是政府或個人,都要做好中長期防禦風險措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