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2月27日電 粵港澳大灣區拓展安老醫療服務,可以為港紓壓。
《星島日報》社論指,現時在內地養老的港人超過十萬,大部份住在珠三角,當地有較豐裕的土地和勞力供應,可以提供比香港“床位式”安老院為優裕的居住環境,以香港土地和人手的緊絀,北上養老可以減輕有關家庭的經濟負擔。不過,不少長者仍然對此有很大的顧忌,當中最大的原因,是廉價醫療配套不足,要經常回港覆診,以及擔心子女因自己住得遠而減少探訪。探親方面,隨著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開通,有望大為縮短車程時間。最頭痛的還是醫療,要是有更多團體能夠在廣東省,向港人長者提供安老保健一條龍的“港式服務”,並且在收費水平、專業和醫德監管方面,有令長者安心的政策配套,將有助紓解香港社會老齡化面對的壓力,同時讓長者在較寬敞的優越環境中安享晚年。
要善用私院資源,緩解假期公院爆滿問題。
《文匯報》社評認為,近年來,每逢長假公院爆滿的情況已成“例牌”。今年冬季流感高峰期恰逢聖誕假期,香港公立醫院的病床更嚴重爆滿,急症室等候時間長達8小時。在公立醫院已超負荷運轉、資源已基本用盡的情況下,政府應進一步發揮協調公私營醫療資源的強力角色,合理借用私家醫院的資源提供支援,包括採取善用部份私院地契規定的低價病床,協調私家醫生延長服務時間,以應急補貼的形式引導病人向私院分流等等有效措施。
辦好節日消費,延續丁財兩旺。
《經濟日報》社評指,在內地不鼓勵慶祝聖誕下,固然對內地客特別有吸引力,其實對歐美遊客亦如是。不過此得來不易,除了歷來港人都將萬聖節、聖誕節等辦得普天同慶、多采玩樂外,更是旅遊與零售業界在過去兩年的旅遊低谷下,積極應變,如多元化旅客來源、商場改變定位並增設各種活動等等。現時旅業與零售轉佳,但挑戰仍不少,包括鄰近城市增設旅遊賣點、內地為吸引消費回流而降低商品關稅、明年美元或因儲局加息與縮表而轉強,港元將跟升而變相削弱香港消費吸引力等。居安思危,香港旅遊與零售業要續積極應變,通過各種活動與服務提升旅遊與消費體驗,力爭好景持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