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香港商報:勇於承擔 克難有方

时间:2018-01-15

香港新聞網1月12日電 《香港商報》評論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首次出席新一年立法會答問大會,她不僅毫不避諱、十分坦誠地詳細回答了議員們就近期香港社會關注話題的各項提問,還承諾會和施政團隊繼續以“事不避難”的精神,解決香港現時乃至未來面臨的各項問題,為市民解困,為香港謀發展。

正如其言,上任以來,新屆政府一直以“事不避難”的態度,積極、理性、務實地做好各項工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回應市民需求。比如,民生方面,從全力落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公共交通補貼計劃、延長侍產假至5天,到近期就社會關注的虐兒、外判服務待遇等問題,勞福局和教育局等部門及時研究改善相關制度和保護機制;經濟方面,政府奮力直追,發展創科,包括公布首份“智慧城市”藍圖,香港科技園與中科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香港電子支付與金融科技發展等;金融方面,已開始改革研究修訂上市規則,引入“同股不同權”,以吸引新經濟企業;再如,與東盟十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與國家發改委簽署了《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安排》,再加上近日公布的在深水桋建立設計及時裝基地等,所有措施都切合實際,實實在在。

然須承認,香港確實面臨不少挑戰,管治和發展都有不少“難”處。政治上,行政立法關系緊張,反對派議員濫用“拉布”,導致立法會難以正常運作,嚴重阻礙了政府施政效率和香港發展,雖已修改《議事規則》,但種種阻窒仍難言全除。再者,“一國兩制”畢竟是新生事務,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種種新的問題和挑戰,例如近日就“一地兩檢”的法律基礎問題,有人刻意挑起爭議,就充分凸顯了香港的確存在無視“一國”原則、“國家和憲法”觀念淡薄甚至缺失的問題。在經濟方面,外部面臨着更加激烈的競爭,內部又臨發展瓶頸,不少新經濟體崛起,產業機構亦在快速調整,但香港產業結構單一,本土市場狹小,如不加快創新轉型、調整提升,積極開拓經濟新市場,必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至於民生方面,更有許多亟待解決的難題,例如老大難的“房屋”問題,樓價居高不下,公屋輪候時間較長;還有青年人成長問題、老齡化問題、扶貧問題等等,件件都難!

尽管難,但亦要看到優勢,要有信心,充滿希望。香港有“一國兩制”的最大制度優勢,中共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重要講話,展示了中央對港的最大關愛和支持,給香港未來發展指明了大方向,而且國家發展進入新時代,機遇無限。加之香港經濟基礎良好,市場體制靈活,人才濟濟,高度國際化,只要充分發揮優勢,搭上中國快車,香港克難有望,前途無限。

近期香港社會聚焦發展,氣氛好轉,整體經濟更是有望達3.7%增速,是6年以來最快。誠如林鄭所言:感受到未來仍有很多挑戰,但對香港的前景更加樂觀,更有信心。希望今屆政府繼續發揮“事不避難”的精神,勇於承擔,帶領香港發展邁向更好的未來!(完)

  • 上一篇:文匯報:港鐵故障頻發 缺乏預見問責不足
  • 下一篇:經濟日報:港鐵改善服務 莫負市民期望